第213章 天予不取,反受其咎213(1 / 2)

徐州,东海郡。

自从陶谦听取陈登的建议,将徐州刺史部的治所迁到下邳国之后。

东海郡便慢慢凋零下来了。

各地吏员收到来自东海郯城的命令之后,纷纷收拾行囊南下,奔赴下邳。

“既然徐州北部贼军猖獗,难以战胜,何不上报朝廷,让洛阳朝廷......”

“住口,你是第一天当官吗?不知道现在的朝廷,是董卓的朝廷,是西凉军的朝廷?”

“咱们徐州军当初可是参与过讨董联军的,将境内之事报到朝廷去,让董贼笑话我们吗?”

“家丑不可外扬,能捂住便尽量捂住!”

在东海郡各地城池吏员们眼中,如此奇耻大辱,可不能流传出去。

这符合徐州官吏们的一贯执政秉性。

只能先想办法减缓损失,以后再慢慢想办法。

众人只顾低头赶路,汇聚下邳。

而官吏走后,城中府衙则被一批又一批的流民占据了。

这些流民有的来自兖州,有的来自豫州。

他们刚来,没有地方住,在得知城中没有了乡民,没有了官吏,没有了士兵的消息后,一个个欣喜若狂。

“天予不取,反受其咎!”

流民们蹿进城中,寄居在府衙周边。

日子一天天地过,流民群体忍饥挨饿,城中、城外都被他们搜刮一空。

树皮、草根惨遭吃光挖尽,饿得众人头晕眼花。

“这样下去不是办法!”

他们开始寻找新的出路,派人出去打听消息。

突然间,有人跑回来汇报,说东海郡朐县那边招募乡民,但凡来投者,管教吃饱喝足。

“当真?”

“是真是假,一探便知!”

随着接二连三的探索之人归来,彻底验证了这道消息的真实性。

“是真的,朐县给前来投奔的乡民发放大量食物,乡民所需做的,只是听从安排即可!”

“开工之前吃一顿,中午收工吃一顿,晚上收工吃一顿。”

“据说干活卖力了,半夜还有一顿。”

“天啊,一天四顿吗?官吏老爷也没敢这么造吧?”

“走走走,快去朐县!”

于是,流窜到东海郡西北方向的承县、兰陵县、襄贲县等地的流民,纷纷舍弃了占据的城池,结伴迁往朐县。

路过东海郡原治所郯城地界时,他们看到了一左一右矗立着的两座石头界碑。

一座写着朐县,好像是近段时间雕刻上去了,崭新无比。

另外一座上面的文字已经被人粗暴地划花了,看不清字迹。

“朐县?这么快就到朐县了?”

这些外来乡民面面相觑,他们当即欣喜起来,奔走相告。

后面走得慢的人员一听说到朐县地界了,一个个爆发出极强的精神意志。

这些意志支撑着他们疲惫饥饿的躯体前行。

可走啊走,走啊走,始终没看到管教任何人吃饱的朐县城池。

反而看到了空荡荡,极为萧瑟的郯城城池。

“怎么回事,郯城居然会出现在朐县地界里?”

迁徙而来的流民围绕在城门口,左看右看。

他们不管郯城为何变成这般模样,他们只是弄不明白,本该出现的朐县城池,变成了郯城?

“不对,郯城在朐县以西,我们要继续往东,才能抵达朐县。”

队伍中,有老叟开口道。

老叟早年的时候,跟着主家来过一趟东海郡,他想起来了。 “不要管郯城为何会出现在朐县的地界石碑背后,速速赶路!”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