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走的人多了,醉生梦死路176(1 / 2)

四河新区位于黄县南部,区域内有四条大河交汇。

分别是界河、黄水河、龙河、大沽夹河。

这也是四河新区得以命名的根本原因。

四河新区成立的那一天,位于东莱郡和北海国交界处的木制栅栏,也被董卓下令拆除。

一根木头不剩,全部撤去。

除了地面上那些被木头扎出的孔洞,还在无声地宣告着当初这里存在着一条边界线。

招远新区、四河新区两地的乡民,不敢置信地来到了原先长长的不见首尾的栅栏线处。

一个个面面相觑。

“官军把栅栏线拆除,他们是不是要择日扫荡我们了?”

“这不能,从朝廷的后将军来到青州之后,官军未曾越过栅栏线来追捕我们!”

有上了年纪的老者,利用他几十年的惯性思维,来分析官军不会过来为难大家。

不少人深以为然。

甚至还有乡民越过了界线,深入北海地界内转悠了两天。

然后又完完整整地走了回来。

“不见了,以前驻扎在边界线背后的朝廷官军不在了。”

“只留下空荡荡的营寨!”

回来的乡民向众人汇报着他这两天的探索结果。

他发现了官军以前驻扎的营寨,以及用来登高瞭望的木塔。

唯独不见任意一道官军身影。

“不知道他们去了哪里,总之就是消失不见了。”

乡民信誓旦旦说道。

在场不少人听闻这个消息后,唏嘘不已。

曾几何时,他们可是想尽了一切办法,从各地迁徙而来,铤而走险地在官军眼皮底下,越过栅栏,进入东莱。

如今栅栏线被拆除了,负责警戒掌管边界线的官军也不见了。

从北海进入东莱的路上,可以用畅通无阻来形容。

为了验证探索乡民的说法,在场众人自发结成探寻队伍,三人一个小队。

数十个队伍散开,在北海国和东莱郡交接地带周边打听。

数日之后。

这些三人小队陆陆续续回来,说着他们的探索结果。

无一例外。

附近再也没有官军。

没有官军驻守,没有栅栏拦截,这就导致了原本无法越过边界线进入东莱郡的北海国乡民,争先恐后涌进东莱、建设东莱。

“牢牢团结在黄天真神身边,共创太平,共享太平。”

北海国乡民对黄天纲领也有所耳闻,还能顺畅地背诵下来。

以前他们过不去,是因为境内的官府、豪强在从中阻拦。

当地乡民无时无刻不想着加入黄县大家庭。

随着栅栏线的拆除,他们的梦想终于映照现实,如愿以偿地成为了大仙粮师麾下的乡民之一。

吃着泡面、穿着新衣、住着新屋,日复一日地建设东莱,经营东莱。

大片大片的土地被开发出来,进行耕耘、播种。

而原先黄县境内开出的荒田,如今也变成了良田。

乡民们开开心心地收割着秋粮,人人脸上洋溢着极为满足的笑容。

他们将收割起来的秋粮,丝毫不取,统一充公。

秋粮从四面八方,沿着笔直宽阔平坦的水泥路,运进了黄县的粮仓里。

从黄巾起义期间走过的乡民,深知无粮的日子有多么艰难。

饿殍遍野,历历在目。

那些上了年纪,无力搬运的老叟、老妪,默默跟在运粮车队后方。 将每一颗、每一粒不小心掉出袋子、掉落地面的秋粮捡起,装进布袋里。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