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黄天纲领第六条,活在教本里165(1 / 2)

黄天医馆工地门口,竖着三块木板,每块木板上,都写着四个大字。

以民为重,以民为本,以民为贵!

不仅是在工地上干活的匠人们会每天过来瞻仰这三块木板。

黄县周边的乡民,也会在空余时候,来到木板面前,伸手触摸着木板。

以至于三块木板被摸得油光锃亮,上面的字迹都被摸得模糊了。

伍飞只好派人用小刀刻字,可还是经不住万民抚摸,连小刀刻出来的字,都被摸到光滑无比。

“以民为重,以民为本,以民为贵。”

这句话,顺理成章成为了黄天纲领第六条。

而且一出道即巅峰,风头几乎掩盖了黄天纲领第一条。

人人都知道这句话来源于仙师,他们对张晟的敬仰程度,又更上一层。

已经有人开始在家中供奉着张晟的雕像了。

东莱郡内十分流行木雕,而木雕的对象,有且只有张晟。

家家户户的神龛里,全是张晟的木雕,日夜上香,虔诚祷告。

活人生祠,极为隆重。

乡民们的祷告内容,也从一开始的祈求吃饱穿暖,变成了多认文字,身体健康,作物丰收等等。

念叨完毕之后,他们还会自发补上一句,仙师万岁!

因为只有仙师寿命绵长,才能保证眼下这一切,继续朝着所有人的期待发展。

而不至于走上偏路。

黄天医馆建造的消息,也传到了外面,传到了齐国临淄府。

董卓得知之后,沉默了许久。

“看病向来是一件难事。”

这是董卓的真心实话。

他出身西凉边境,凉州本就贫瘠苦寒,别说医馆了,连大夫都没有多少个。

正如消息传回来时说的那样,小病靠熬,大病看命。

董卓的哥哥,就是因病身亡,不是治不好,而是根本找不到大夫看病!

怎么说董氏在凉州,也是个小小的豪强之家了。

可为数不多大夫,已经被凉州当地更大的豪强垄断了。

父亲董君雅带着董卓三兄弟,来到大豪强家里,苦苦哀求。

可那些大豪强非但无动于衷,还把董氏父子几人,轰到外面。

董卓至今还记得父亲当时的悲怆之音。

“董某费尽千辛万苦,才爬到他们一出生就能坐在的台阶上,他们非但没有接纳董某,反而嘲笑董某满身泥泞!”

从那一刻起,董卓就暗暗发誓,他要一步一步往上爬,爬到最高。

然后将所有嘲笑过他,蔑视过他的人,统统踩在脚下!

黄县建立黄天医馆这事,掀起了董卓深埋心底的回忆,也带给了他很大的触动。

他派人将临淄府上的诸多大夫喊来,单独召见了每一个大夫。

并且将那些有心要离开的大夫,亲自送到了城外。

“从今天开始,想去哪就去哪吧,再也没有束缚了。”

董卓的话,让那几个大夫愣在原地。

这还是那个对大夫的控制欲近乎癫狂的董仲颖吗?

迟疑了片刻之后,几个大夫撒腿就跑,生怕董卓反悔。

可董卓也只是立于原地,默默地看着大夫的身影,消失在远处。

当董卓回到临淄府之后,焦和过来向他商讨了青州近况。

关于青州六个郡国共计六十五个城池的人口统计。

“光和七年,黄巾叛乱之前,青州有三百七十多万人口。”

其中济南国十个城池,人口45万。

平原国九个城池,人口逼近100万,是青州最繁华的地方。

乐安郡九个城池,人口42万。

北海国十八个城池,人口85万,位居青州第二。 东莱郡十三个城池,人口48万。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