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利益至上,官军蛾贼互相回礼162(1 / 2)

万吏血书很快做好了。

但董卓觉得远远不够,他跟焦和商议了一下。

希望焦和能够通过宦官的渠道,在天子刘宏面前争取一下。

“圣上信赖宦官,有宦官群体帮我们说话,会好很多。”

董卓解释。

他还将其中一面全身镜小心翼翼从中间割开,割成两段。

其中一段送给大宦官张让,另外一段则是留给自己。

完整的那一面全身镜,董卓选择献给当今圣上,天子刘宏。

董卓在洛阳有自己的人,焦和在洛阳也有渠道联系张让。

两人一拍即合,派人往洛阳传送万吏血书的同时,镜子也同时被送往了洛阳。

办完这一切之后,董卓才稍稍放心下来。

但同时又因为另外一件事,而皱起了眉头。

张晟给他送了礼,董卓愁着该怎么回礼。

来而不往非礼也!

董卓不藐视黄巾军,也不藐视张晟,凉州武人出身的他,深知生存不易。

他在凉州杀过很多羌人,也跟很多羌人有过合作。

董卓深信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所以张晟是官是匪是民,于董卓而言都无关影响。

从小到大,董卓秉持的都是有仇必报,有恩必还的人生信条。

“该回点什么好呢?”

这一刻,董卓陷入了沉思当中。

另一边。

董卓和焦和的人马,经过长途跋涉,抵达了洛阳城中。

随后兵分两路。

其中,焦和的人马去暗中联系大宦官张让,董卓的人马则是去了一趟袁家府邸。

当晚。

太傅袁隗和大宦官张让,同时进宫,就凉州平叛和调遣征东将军董卓前往凉州之事,劝谏刘宏。

袁隗的想法是,董卓久在青州,将青州管理得井井有条,深得民心,且青州边境又有泰山贼寇作乱,正好让董卓前去平乱。

凉州西线这边的叛乱,可另遣人员过去。

甚至袁隗还推荐了自己的侄儿袁绍,说什么举贤不避亲,唯贤是举!

刘宏嘴角抽搐,极力隐忍。

他算是看透阀阅士人这个群体了,党锢之事在刘宏内心里的愧疚感,又低了一半。

征东将军董卓是袁氏故吏,在青州大展神威还不算,袁隗竟然还想着安排自己的侄儿袁绍,去西线凉州继续立功。

这是一点汤都不想分给别人。

阀阅之家人员眼中,没有皇帝,只有家族利益。

刘宏看向了张让。

张让说自己最近发现了一个猛人,原太尉张温麾下猛虎孙坚!

“孙坚作战勇猛,又久经沙场,可破西凉贼寇。”

因为接触过孙坚,张让才敢推荐孙坚。

孙坚这类人,跟董卓、张让等人,大致是一样的。

为了利益,为了往上爬,可以不惜一切代价。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张让想拉拢孙坚,成为宦官群体的左臂右膀,或者说利益伙伴。

用来对抗外戚、党人!

刘宏没有答应袁隗的请求,也没有采取张让的建议。

而是自己苦苦思索了一个晚上。

清晨之际,大将军何进又进宫一趟,给刘宏建议,说可委派其弟何苗前去凉州平叛。

刘宏说自己会考虑,便喝退了何进。 御书房中。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