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什么叫TM肉片的杀伤力141(1 / 2)

面对太史慈的率军突袭,朱并惊慌失措。

他很少上战场,征战经验不足。

看到太史慈来势汹汹,徐州部下将士又难以抵挡对方时。

朱并当即下令撤军,以避敌军锋芒。

战场上。

众将士见到朱并撤离之后,也一个个无心恋战,纷纷撤离。

这场混战以太史慈的大胜收场。

徐州所有兵马后撤上百里,方才安营扎寨,遥遥对峙。

营寨里。

有人建议朱并:“贼将凶猛,不可力敌,使君不如率领大部兵马,直接进入青州境内。”

“联合青州将士,共同围剿东莱,攻取被贼寇占据的城池。”

“如此一来,有三个好处。”

“第一,青徐兵马联手,能够保证万无一失,定可取胜。”

“第二,为朝廷收复了被贼寇占据的失地。”

“第三,黄县危急,琅琊县的贼寇定然震骇而回,琅琊之危骤解。”

不少人闻言,也相继附和。

都说眼下的局势,没有比这个计策更加妥当的了。

“非也!”

其中一人开口反对。

“自从朝廷命令董卓率军征伐青州东莱之后。”

“东莱境内贼寇早已消亡殆尽,我们遇到的这支黄巾军,可能是最后一支贼寇队伍了。”

“徐州大军冲进东莱,怕是毫无收益。”

反对者认为,太史慈这支黄巾军,本就是被青州董卓驱赶出来的。

准备流窜到徐州琅琊苟延残喘。

对方的目的,本就是琅琊一带。

徐州大军杀进青州东莱,没有什么作用。

现场一下子起了争执。

“你这不胡扯吗?”

有人针锋相对。

“青州到处都是警戒线,禁止外域人员进入。”

“依我看来,无非就是董卓剿贼不利,害怕朝廷责怪,故而封锁起来。”

“估计他现在还在埋头奋战,清缴贼寇呢!”

“我军进入青州,正好助他一臂之力。”

这人的话很快又被反驳。

众人各抒己见,谁也说服不了谁。

寨内大帐之中闹哄哄一片。

“谁,谁说要杀进青州,取围魏救赵之计?”

这时候,帐外冲进了一伙人。

正是徐州下邳国境内的诸多豪强代表。

“元龙受困于琅琊县,进退维谷,生死攸关。”

“若是不先一步救援琅琊城,贼寇破城之后,威势暴涨,难以剿除。”

下邳豪强们绝不会允许陈登出事。

他们本就是同一艘战船上的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陈氏若是遭受重创,那么将来下邳国豪强势力,在徐州境内说话的分量都要减轻不少。

下邳国一众豪强集体给朱并施压,说献计之人哪里上过战场?更不懂得行军打仗之事。

他们一概认为,这个所谓的围魏救赵之计不能用。

朱并自从赴任徐州刺史后,多受下邳国各地豪强资助,眼前这般情况,只能听从徐州下邳豪强的劝说。

“使君,糊涂啊!”

“现在琅琊县这支黄巾军,兵锋正盛,而其后方空虚,不趁机袭取敌后,反而以硬碰硬。”

“留在此地只能消磨士气,消耗财力,取胜遥遥无期了!”

对于这些劝说。

朱并怒斥一声:“你们懂什么?”

“我来救援琅琊县,是因为黄巾贼寇在我徐州大地上肆意流窜,不得不率军平叛。”

“我若看着琅琊县不管,传出去了就是畏惧贼寇,背信弃义。”

呵斥过后。 朱并最终采取了下邳豪强的建议,决定先救琅琊县的陈登。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