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我就不该吃那个馒头,真香9(1 / 2)

屋内。

太史张氏打算等到天亮之后。

就带着太史慈去投奔渠帅张晟。

以报张晟这几日的照顾活命之恩。

而太史慈听说老母亲要带他去投奔朝廷反贼张晟时。

心中大惊。

但却不敢明面上拒绝老母亲。

只好点头应允,说明天起来再谈。

“母亲且先休息,孩儿在门外平地凑活一晚上。”

太史慈安抚着母亲,让她先好好休息。

门口外。

太史慈背靠在一棵树木下,满脸彷徨。

正如她老母亲之前说过的话。

谁代表正义,谁是反贼,百姓们心中一清二楚。

乡亲们只是无路可走。

而不是走错了路,做错了人,更不是成为了反贼。

“郡内功曹说要举荐某为奏曹史...”

“可眼下局势,怕是难成了。”

太史慈无数次想过出仕之后,报效朝廷,建功立业。

但突如其来的黄巾之乱,彻底打破了太史慈的人生轨迹。

功曹都跑的不知所踪,更何况黄县内的其他官吏?

郡内大族之人,才有资格当功曹。

大族麾下部曲众多,都挡不住黄巾肆虐。

那些县吏就更不行了。

“跟着黄巾军流亡,稍有不慎就得人头落地。”

太史慈左右权衡利弊。

最终都是认为弊大于利。

一帮寻常民众组建起来的队伍,能成什么大事呢?

苦想了一夜。

太史慈暗暗下了决定。

他在地上捡了一颗砂石磨了磨。

然后在门口外的一块石板上写下一行字。

慈回东莱招募义士,再回岛上。

他不敢当面跟自己老母亲说,怕被看出破绽。

又不好意思去擒了黄巾渠帅张晟。

毕竟这人一度有恩于太史慈的老母亲。

挟持恩人,非君子所为!

等回到东莱另外拉起一支队伍之后,再来营救老母亲。

在这等矛盾的想法下。

太史慈匆匆留下一句话,便连夜来到藏船位置。

此时已经是后半夜了。

他匆匆解下绳索,忍饥挨饿,正欲挥撸而去。

不料身后传来一句话。

“孩子,这大半夜的不睡觉,划船作甚呢?”

听闻此话,太史慈回头。

看到了一道佝偻的身影。

一名黄巾老叟不知什么时候,出现在海滩上。

正朝着太史慈走来。

在这老叟背后,稀稀疏疏还有着好几道黑影。

都是上了年纪的步履阑珊之人。

这让本来想着敲晕老叟的太史慈,被迫改了说法。

“想弄点海鱼,给渠帅补补身子。”

他尽量把头低下,以免被认出来。

实际上太史慈想多了。

这些人影才来岛上多久?

根本就认不全面孔。

“有心了,孩子。”

老叟看了看太史慈。

他和身后的这些黑影,也是晚上睡不着。

所以想到海滩边上碰碰运气。

他们没有能力像太史慈一样出海寻鱼。

但不代表他们没有为渠帅效力的心意。

老叟回身走向身后的几道黑影。

低声商议了几句。

随后老叟又踉跄着身子,走进浅滩,将手里的东西,一股脑塞到船上。

“孩子,这些馒头你拿着。”

“出海寻鱼是个费力气的活。”

“吃饱了才有力气猎到海鱼!”

馒头都只剩下一半。 是老叟这群人夜里那一顿省出来的。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