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子弹绕回,正中眉心274(1 / 2)

因为医馆建造匆忙,时间紧促,所以医馆内的办事小厮,都是临时招募而来的。

小厮的文化有限,药方上的文字认得他们,他们认不全药方上的文字。

从而导致了这件惨剧的发生。

荀攸听了,只想骂娘。

他以荀氏的威望,安抚了医馆门口的家属,并花费了一笔钱,补偿家属。

同时还派人警告了一番对方,若是再来闹事,休怪杅秋县府衙不客气。

民不与官斗,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家属们只能忍气吞声。

这事总算是勉强镇压下去了。

夜里,荀攸连夜清点了一遍医馆里的小厮,考察了他们的文化水平。

认字不多的小厮一律被调到了其他地方,荀攸又自掏腰包,聘请了一批识字之人。

看在豫州荀氏的面上,不少文化人前来投奔,屈居医馆之中。

可好景不长。

杅秋县表面上的繁荣,并没有办法一直支撑下去。

田地那边又出现新的问题和矛盾了。

分田置地的政策,在杅秋县有所改动。

因为田地本身不是乡民的,是豪强们迫于荀氏和主公曹操的威压之下,而被迫让出来的资源。

再加上门阀奴役乡民的思想作祟,他们是分田的时候,采取了萧县的以户分发。

但是收税的时候,却按照人头收税。

十口之家和五口之家分到的田地大小是一样的,纳税的时候,十口之家要纳的税,比五口之家多了一倍。

同样的田地,税收不同,导致了乡民心有不服。

民不患寡而患不均,在此刻表现得淋漓尽致。

家里人多的乡民,他们要求府衙给他们分更多的田地。

可杅秋县田地有限,怎么可能分出更多的良田给乡民耕种呢?

于是户口人数多的乡民,转而要求户口人数少的乡民,让出一部分田地给他们耕种。

户口人数少的乡民当然不愿意,双方起了争执,大打出手。

田地里好不容易种下去的粮食,在斗争之中,大部分被毁坏了。

荀攸将闹事的带头者全部抓了起来,押进了杅秋县的地牢之中。

随后连夜修改了田地赋税条例,禁止府衙加收额外的人头税。

这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方式,治标不治本。

诚然,荀攸擅长的是打仗方面的出谋划策与决胜千里,关于民生治理方面,略有不足。

三日之后,田地方面又出现了新的问题。

乡民们再次打了起来,这次矛盾的根源,在于争夺田地水源。

靠近河流的田地,先获得了水源灌溉。

远离河流的田地,如果想要获取水源,通常要等到最后。

偏偏有些乡民为了让自己的田地更加肥沃,他们在上流堵起了沟渠,以至于更远的田地始终得不到河水滋润。

所以有乡民半夜起来,将堵塞之处疏通。

负责堵塞河水的乡民不服,带领家人与对方在田埂上持械斗殴。

各方的亲戚也加入了斗殴之中,一场混战下来,重伤十人,轻伤数十人。

荀攸带着县兵赶到了现场,将这两伙人给强行区分出来。

按照惯例,将带头的斗殴的人押进了监狱里,荀攸又在田间地头设置了巡视吏。

巡视吏代表府衙,监督田地的一切问题。

水源争夺的问题矛盾得到了一定的缓解。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