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个单章介绍一下武器35(1 / 2)

感觉好多读者对我发的国产武器完全不了解,可能产生阅读障碍,简单做个介绍。

51式7.62毫米手枪

1951年,中国对苏联TT30/33式7.62毫米托卡列夫手枪进行了测绘,利用从苏联引进的机床和设备,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首先仿制成功1951年式7.62毫米手枪。

54式7.62毫米手枪

中国从苏联引进了有关产品的图纸及技术资料,并通过人员培训、聘请苏方专家、调整生产线等措施,开始了对新产品的试制工作,尤其对51式手枪在抗美援朝作战中暴露出的不足进行改进。

比如:改进握把形状,使之更加符合中国军人的手形。到1954年,终于设计定型了国产1954年式7.62毫米手枪,随后该手枪便开始在部队中大量装备。

50式7.62毫米冲锋枪

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军枪械系列除部分从苏联进口外,还开始自行仿制。1950年,苏联波波沙41式冲锋枪,生产出新中国第一种国产冲锋枪。命名为1950年式7.62毫米冲锋枪。

51式木柄手榴弹

从1951年开始,志愿军推出了第一款制式手榴弹,51式木柄手榴弹。51式没有任何新的设计,仅仅是进行了全国的统一化。

同以往的木柄手榴弹一样:手榴弹由装药弹体、引爆装置和木柄组成。弹体是铸铁,里面装有50克炸药。木柄就是一根掏空的木棍,下端是一个可以打开的安全盖。

从51式诞生以后,全国的木柄手榴弹都必须按照同一个规格制造,使用同样的材料。这就大大提高了手榴弹的质量和可靠性。

53式7.62毫米步骑枪

1953式7.62毫米步骑枪是仿制苏联1944年式骑枪,也就是莫辛-纳甘M1944卡宾枪,是我军装备的第一种制式步枪。并不是仿制的莫辛-纳甘M1891/30水连珠步枪。

53式步骑枪与M1944有所不同,53式的准星座比M1944的要宽,刺刀座也与M1944有所不同。该枪是枪机直动、回转闭锁的手动单发射击步枪。

53式7.62毫米轻机枪

53式轻机枪是中国仿制苏联的DPM轻机枪(苏联大盘鸡)。1953年2月开始试制,2个月后试制成功,当年9月生产定型,命名为1953年式7.62毫米轻机枪,大量装备部队,后被56式取代。

53式7.62毫米重机枪

53式重机枪是中国仿制前苏联SG43中型机枪而生产的重机枪,1953年生产定型,大量装备部队。这枪就是上甘岭电影里面的那挺带着防弹挡板和两个轮子的机枪。

56式半自动步枪

中国1956年式半自动步枪,即56式半自动步枪,是中国1956年仿制苏联SKS半自动步枪制造的武器。具有重量较轻、射击精度好、机构动作可靠等优点。它和56式轻机枪、56式自动步枪统称56式枪族。

56式自动步枪

56式自动步枪是仿制苏联AK-47自动步枪的产品,1956年生产定型,1963年改型56-1式,1980年改型56-2式,1991年改型QBZ56C式。

56式轻机枪

中国1956年式7.62毫米轻机枪是仿制苏联的RPD轻机枪,在50年代中期从苏联引进全套资料,以及工艺技术文件,是在全面引进的基础上进行仿制的。

54式12.7毫米高射机枪

54式高射机枪,仿制苏联德什卡机枪,1954年生产定型,大量装备部队。

56式14.5毫米四联高射机枪

56式14.5毫米四联高射机枪是仿制苏联ZPU-4高射机枪,1956年生产定型,曾大量装备部队。

58式14.5毫米双联高射机枪

58式14.5毫米双联高射机枪是仿制前苏联ZPU-2高射机枪,1958年生产定型,大量装备部队。

63式60毫米迫击炮

1960年307厂科研所等单位开始研制60毫米迫击炮,科研人员下连当兵,体验炮兵的艰辛,在参考了美制M2式和民31式两种60毫米迫击炮后,1962年2月第一门样炮试制成功。1964年3月,命名为63式60毫米迫击炮。

量产后装备部队。63式60毫米迫击炮继承了民31式短身管的特点,射程略近,但全炮重量轻,比较适合中国国情。

53式82毫米迫击炮

53式82毫米迫击炮是仿制的苏军PM-37式82毫米迫击炮,我国定名为1953年式82毫米迫击炮。

55式120毫米迫击炮

55式120毫米迫击炮是仿制的苏联PM-43式120毫米迫击炮,研制成功后,我国定名为1955年式120毫米迫击炮。

51式90毫米火箭筒

51式火箭筒,是中国根据美国M20式88.9毫米火箭筒仿制的便携式反坦克武器,1951年投产,当年生产4800多具,装备志愿军部队。

56式40毫米火箭筒

56式火箭筒,是中国在苏联RPG-2火箭筒的基础上仿制的一种步兵作战用火箭筒。

56式火箭筒与RPG-2火箭筒性能基本一致,都为40毫米口径,但厂家根据中国军队的使用环境在结构做了部分改进。56式火箭筒1956年定型装备部队。

69式40毫米火箭筒

1969年式40毫米火箭筒,配用85毫米超口径空心装药破甲弹,是中国60年代初期在苏制RPG-7型火箭筒基础上改进设计的。

1961年,RPG-7在竞争中战胜了RPG-4,大量生产列装苏军。到1966年为止,在苏军中全部取代了RPG-2。

74式火焰喷射器

国产74式火焰喷射器是我军自行研制装备的轻型喷火器,由油瓶组、输油管和喷火枪组成,全重20千克,全长850毫米,口径14.5毫米,配用3个燃料筒,最大射程40米~45米,后坐冲量约65千克,重装填时间为4分钟左右。

52式57毫米无后坐力炮

52式57毫米无后坐力炮是仿制美国的M18无后坐力炮,并做了一些小的改进。相比火箭筒,无坐力炮有着几个显著的特点。

第一就是射程远。相比火箭筒的一二百米的射程,需要靠近敌人工事发射。无坐力炮则普遍可以达到三百米以上射程,甚至更远,射手相对安全。

第二就是威力大,用途广。火箭弹筒主要用于反坦克,火箭弹采用聚能破甲原理,通过射流击穿钢板。对于非装甲目标,火箭筒的攻击效果很差,只能打击一些轻型野战工事。

无坐力炮不但可以对付坦克,还可以发射高爆榴弹,有效摧毁比较坚固的碉堡工事,甚至杀伤敌人有生力量,功能更全面。

第三就是射击比较精确。无坐力炮是一门炮,炮弹出膛时速度很快,炮击精度比火箭弹要高得多。相反,火箭弹则是一枚火箭,飞行速度较慢,容易受到复杂天气尤其是大风影响,导致出现1米以上的偏差。

在一系列反坦克作战中,M18型无后坐力炮比巴祖卡火箭筒要好用。这是因为M18型无后坐力炮的破甲能力虽然较弱,但射程却远。

志愿军使用巴祖卡火箭筒或者自研的51式火箭筒,都要在100米内发射。这么近的距离反坦克,火箭筒手是非常危险的,即便击毁坦克也未必能够活下来。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