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59章 给百姓发枪63(1 / 2)

1938年9月,德国陈兵捷克斯洛伐克边境地区,将侵略的黑手伸向无辜的捷克斯洛伐克。

9月29日,英、法、德、意四国在德国的慕尼黑举行了会议。在没有捷克斯洛伐克参加会议的情况下,强行把苏台德等地区直接割让给了德国。

会议上四国签订了《慕尼黑协定》,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慕尼黑阴谋”。协定中规定从10月1日开始的十天内,把苏台德区割让给德国。

至此,英法两国的绥靖政策达到了顶峰。慕尼黑协定的签订产生了很大的消极影响,让德国愈加的肆无忌惮。

德国在第二年也就是1939年就直接控制了捷克斯洛伐克的全境,德国的军事和经济实力由此大增,这也加快了德国侵略扩张的步伐。

1939年4月8日,意大利入侵了阿尔及利亚。

而在慕尼黑协议签订之后,苏联对英法两国更加的不信任,出于对于自身的安全考虑,1939年8月,苏联与德国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由此,德国在与苏联商讨了如何瓜分波兰和东欧的势力范围,在得到了苏联将保持中立的保证之后,德国决定加快其侵略步伐。这更进一步加速了二战的爆发。

经过了大半年的调试安装和生产,东营兵工厂的生产,终于达到了跟美国一样的产能,而且质量也很不错。

楚财首先决定加大捷克VZ24型步枪和捷克ZB26型轻机枪,以及配套的7.92毫米步机枪弹的生产,楚财打算给东营根据地的百姓发枪,无论男女老幼,每人发一支捷克VZ24型步枪,每百人装备一挺捷克ZB26型轻机枪。

除了平常的农业和工业生产,空闲的时间就组织军训,下发子弹,训练根据地百姓的枪法,同时也训练百姓们投掷手榴弹的能力,手榴弹训练就更简单,每人发上一枚重量相同没有炸药的训练弹就可以。

等到百姓们训练的有点水平以后,就给他们每人装备一百发子弹和四枚手榴弹,让他们万一遇上日军,也有一定的反抗能力。

这一做法受到了根据地百姓的极大欢迎,谁不希望手上有一杆钢枪,这样也能更好的打击侵略者,保护自己的亲人,于是人人争先领取武器和弹药。

而此时李云龙、丁伟和孔捷三个团的八路军,全员装备的枪械已经都是五六式自动步枪和五六式轻机枪,使用的弹药都是7.62毫米中间威力弹。

至于五六式自动步枪,则全部给了炮兵部队、运输部队以及医务和后勤部队使用,这些部队的人员如果不喜欢使用五六式半自动步枪,也可以选择使用手枪。

像五一式手枪、五四式手枪、美国柯尔特M1911型半自动手枪应有尽有。

至于手榴弹(基本都使用51式木柄手榴弹,也有少部分战士喜欢使用美国MK2型手榴弹)、刺刀、工兵铲、防毒面具、军用饭盒、军用水壶、皮带、子弹和手榴弹装具,更是每个战士的标配。

三个团的八路军,每个步兵营的装备如下:

每个步兵班装备10支五六式自动步枪和2挺五六式轻机枪。三个步兵班组成一个步兵排。每个步兵排装备1门51式90毫米火箭筒,1门56式40毫米火箭筒,1门69式40毫米火箭筒。

三个步兵排加上一个轻火力排组成一个步兵连。轻火力排装备3门63式60毫米迫击炮,1门52式57毫米无后坐力炮,1门56-2式75毫米无后坐力炮。

三个步兵连再加一个重火力连组成一个步兵营。重火力连装备6挺54式12.7毫米高射机枪,6门53式82毫米迫击炮,6门65式82毫米无后坐力炮。另外还有6套74式火焰喷射器。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