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57章 北海币61(1 / 2)

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苗瀚东不愧是当年远赴欧洲留学、学习过经济的大才,稍微一出手,就让楚财感叹中国有的是人才!

相比于黄金、白银甚至是外汇,以物资做为货币发行的准备,在战争期间是具有独特的优势的。

战争期间,尤其可以说是战乱期间,老百姓真正需要的并不是稀缺的黄金或者白银,而是能够保证全家老小一起好好活下去,能够保证生命安全的粮食和物资。

假如用黄金和白银作为准备来发行货币,在工农业生产遇到季节性扰动的时候,对物资短缺引发的恐慌,极有可能会在短时间内,直接将商品的价格推到极高的价位!

而以物资做为北海币的发行的准备,则是给东营根据地的老百姓们吃了一颗定心丸。

只要手里拿着根据地发行的北海币,不管什么时候,都可以在根据地的供销社内买到一家人的所有生活必需品,不管是粮食、布匹、油盐酱醋等等,甚至是香烟,都可以足量保证。

当然由于处于战乱时期,北海币自然也会遇到通货膨胀的问题,不过在物资本位的货币体系下,北海币的币值将远远要比法币的币值稳定得多。

由于山东地区本身就有姣好的自然资源禀赋,粮食、棉花、盐、油灯生活必需品的生产,基本上可以事先自给自足。

再加上东营根据地内的税赋很低,远远地低于国统区和日占区,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也很高,这才有了物资本位得以形成的物质条件。

更重要的是,八路军的干部队伍内非常的廉洁奉公,绝不会出现中饱私囊这样的情况!这一点,让苗瀚东和陈寿亭尤其敬佩!

八路军在基层设有大量供销社,除了提供各种商品,也进行物资的收购。供销社会收购农民手中多余的粮食和棉花等物资。

在各个基层的供销社的工作过程中,最大的风险点就是负责粮食储备和物资储备的人员进行囤积居奇,如果这样做,那么物资储备非但不能稳定物价,反而会成为物价飙升的导火索。

好在八路军队伍中的干部都是以老百姓的利益为先,以人民的利益为先,不会去干那种黑了心肠囤积居奇的事情。

于是这些基层的供销社,就在粮食丰收的时期进行物资储备,而在生产遭遇扰动时进行物资投放,实现了物资上的合理调配。

这是针对东营根据地内部,还有针对根据地外部的各种生意。

东营根据地对盐和油的生产进行了集中管理,在保证了根据地内对百姓的充足供应的前提下,也为根据地周边的百姓提供力所能及的物资,这样可以让八路军更受百姓的爱戴。

而且将产品集中进行售卖,可以提升议价的能力,这样就能为东营根据地内的百姓争取获得更大的利益。

而且东营根据地通过对外集中售卖盐和油,可以获得大量的收入,再讲这些收入用于从国统区和日占区购买根据地内所缺乏的各种物资,例如药材等等,从来更加降低了东营根据地内百姓持有法币和伪钞的需求。

慢慢的,东营根据地的北海币,甚至开始在国统区和日占区开始流通,由于提前做好了防范,北海币没法轻易被仿制,所以愈加的显得币值坚挺,就更加受到追捧和喜爱。

尤其东营根据地还有个拳头产品,那就是香烟!

苗瀚东本来在山东就很有名气,商界的朋友尤其多,而且苗瀚东的人品可以说是有口皆碑,所以只要苗瀚东出面,很多事情大家都会给面子。

这不,苗瀚东就广发邀请帖,邀请很多商人朋友来参加东营香烟厂的订货会。

来参加订货会的都是山东和山东周边地区的很有实力的商家,最远的甚至上海和北平的都有。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