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 纪世子驾到(1 / 2)

九月,纪裂繻来逆女。

冬十月,伯姬归于纪。

——《春秋·隐公二年》

《春秋·隐公元年》记载:“这年九月,纪国的裂繻来我国迎亲(逆女)。到了冬天的十月份,伯姬才上路,出嫁(归)去了(于)纪国。”

纪国也称己国,和齐国一样都为姜姓国家。国都在纪,位于山东半岛中北部,今渤海莱州湾西南岸的潍坊寿光市。离齐国的国都临淄也不远。

齐和纪哥俩,好像就是为了相生相克,存在于世的:

齐没来前半岛前,纪国是超级大国;齐来了,纪国,只能做老二。

这就好像王伦,晁盖哥哥没来之前,王伦是老大;晁盖哥哥来了,就只剩下悲剧了。

纪国本来是半岛老大,自从姜太公来了,老大一开始看在太公八十岁还得钓鱼的面子上,也没说啥,可你也太不把老大放在眼里了吧。

论长幼,纪国年长,纪商朝就有了,齐国周初才立国;

论资历,纪也不比姜齐差。

《封神演义》说,姜子牙分封在齐国以后,王室允许他自行分封,于是他的大儿子继承了齐国,二儿子分封到了纪国。两国大小相当,以淄河为界。这明显是瞎演义。

纪国在西周时期,地位不比姜齐低。姜齐不过一营丘小邑,纪国在半岛那是一家独大。

汉桓宽《盐铁论》说:“昔太公封营丘,辟草莱而居焉。地薄人少。”

班固《汉书·地理志》也说:“齐地负海潟卤,少五谷,而人民寡。”

说明当时太公的封地,又偏僻又荒凉。太公就是来垦荒的。

而从地理上看,齐国北面是召公奭的燕,南面是周公旦的鲁,西邻周康叔的卫,三道防线,一个包围圈,姬家小弟们,画地为牢,将太公这位舅姥爷紧紧看住。不排除姜太公继续放大招,规化边鄙夷民。如此一举两得,也是甚好啊。

纪齐两家,一开始也算相安无事。可如果无事,那还有啥意思,不是说人生就是折腾么。

只是这折腾,有时就很要命。

《史记》记载:“哀公时,纪侯谮之周,周烹哀公而立其弟静,是为胡公。”

齐哀公时,纪侯向周天子诬陷齐哀公,被周天子用大鼎煮死,立他的弟弟吕静为齐君,这就是齐胡公。

自大周开国以来,纪国一直是接受王室密令,负责监视齐国动向的。

你看纪侯谮齐哀公的理由,也很有意思:

“大王也知道齐地女子特别漂亮能干对吧。可臣听说,最近齐侯娶了十个老婆,还让她们在野外排好队,脱光了挨个宠幸。这简直是禽兽不如,哪里还有王朝的半点体面在?再说大王也不过九个嫔妃,他这不是爬到大王头上去了么?”

“爱卿说的有理,不过单凭这一条私德,似乎也不能把齐侯怎么样吧!”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啊大王,前年他就托大没有来朝觐,没来就没来吧,毕竟也不是他一个没来。可他齐侯居然敢在家里偷偷祭天,这不是想造反么?大王如果不信,可以问问太宰。单这一条大不敬,就可以定他齐侯的死罪吧!”

“好,就这么办!到时就由你提出来,寡人来治他的大罪!”

也活该齐哀侯倒霉,碰上这么个二百五的邻居。

这年冬天的朝会,周夷王当着诸侯的面,把齐哀公丢进了锅里,活活给水煮了。

这是公元前893年的事。

从此,齐国把这个仇恨,就记在了纪人身上,一直伺机复仇。当然报仇只是一个原因,灭纪是齐国东扩的必由之路。

纪如今选择与鲁姻亲盟好,明显是想借齐、鲁两强的矛盾而自保。而鲁国呢,保存纪国,就是抑制齐国。一场三国杀,也可以对对碰啊!

“伯姬归纪”对鲁国而言,是一场危险的赌博。但息姑没有更多的选择。莒人在东南虎视眈眈,纪莒一旦联手成了鲁国的敌人,后果不堪设想!

“一帆风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园,齐来抛闪。恐哭损残年。告爹娘,休把儿悬念:自古穷通皆有定,离合岂无缘?从今分两地,各自保平安。奴去也,莫牵连。”

苦命的伯姬,就要远嫁!

自古公主多薄命。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