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章 cm接力生态的不断恶化476(1 / 2)

在解析盘面预期时,首先要认识到市场内多数参与者,具备高度的市场敏感性和经验积累。

例如,广泛认同的大涨之后,第二天不宜追高的原则,直接体现在上周五房地产板块,尾盘的急剧上升与本周一开盘的不及预期之中。

那些在上周五尾盘追入非领涨股的投资者,遭遇了不利的市场反馈。

这里的核心教训是,普遍的认知应当作为行动的参考,避免在市场共识已明确的高位接盘。

市场的真正机遇,往往潜藏在普遍预期之外。

在盘面出现分歧的初始阶段,或是分歧转为一致的关键时刻。

尤其是涉及板块或个股的核心层面,这些节点通常预示着介入的良机。

此外,领涨股的持续强势,往往预示着该板块,资金回流的可能性增大。

因此,关注并分析板块中的中坚力量,和具有明显上升趋势的核心股,对预测房地产板块的后续动向至关重要。

市场综合强度29分,上证指数3116.39点,微跌-1.33%,

两市成交量能8477亿,比昨日增量164亿,+1.98%.

今日涨停破板率:28.57%(中),昨日涨停今表现:2.99%(中),

昨日连板今表现:8.67%(高),昨日破板今表现:-2.63%(低),

当下的市场环境,对于众多参与者而言,特别是对我个人来说,面临的最大困境,在于传统题材逻辑的弱化。

今年市场上许多脱颖而出的个股,并未严格遵循既定的主线轨迹,这种现象让人感到颇为棘手。

当前市场的竞争核心,在于迅速捕捉新机会,并及时介入。

先发优势,成为制胜关键,而后续跟进者,则面临着更为严峻的市场条件。

过去,那些规模较小、非主流的题材,往往只是短暂的市场波动,不具备持续接力的价值。

市场生态的变迁,使得这一规律发生逆转,低位补涨的套利策略,逐渐成为主流。

而原本在一线活跃的游资,也更多地转向了套利操作。

这不禁引人思考,当前市场生态,究竟是处于一种非典型状态,还是正在形成新的常态?

如果是后者,那么我们的交易思路和策略,就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

因为原有的常规思维框架,似乎已难以准确把握市场的脉络,这无疑增添了操作的复杂性和心理负担。

权重表现最好的板块:银行-0.57%,养殖业-1.04%,机场航运-1.79%,

打板成功率77.55%,打板盈利率2.74%.

从技术层面分析,近期指数在放量的情况下,突破了20日均线支撑。

虽然最终收盘,勉强维持在箱体内部,但日线图上的60分钟macd指标,已形成死叉。

这通常预示着短期内,市场可能会加速下行。

与此同时,作为市场风向标的恒生指数,也出现了下跌,显示出全球市场的联动效应。

今日市场的放量下跌表明,一方面有资金选择离场,另一方面也有资金在逢低吸纳,预示着市场对后市的看法存在分歧。 未来走势的关键在于,明日市场是否能出现缩量企稳的信号,这将决定指数,是否能够维持箱体整理,避免深度调整。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