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宋雪家乡无人问津的蔬菜33(1 / 2)

联系完姑姑之后,苏阳又发了个朋友圈,询问在鄂西市这边谁有门路收购蔬菜瓜果。

其实苏阳的本意是想要看看自己的朋友圈里仅有的那几个这两天打过交道的生意伙伴是否有这方面的路子,特别是烟花炮竹厂那边,在苏阳看来应该属于“交游甚广”的那类人,想来应该会看在他是个大客户的面子上顺手帮个忙,起码给自己一个蔬菜生产基地的电话也行。

可实际上,苏阳先等来的并非是他生意上的伙伴,而是宋雪这小丫头。

“苏阳,你的朋友要买蔬菜,还是你自己要买?需要多少?”在苏阳的朋友圈发出去三分钟不到,宋雪的微信便来了消息。

“算是我要吧,比较靠谱,这一点我来保证!要的数量很多,不限量!”苏阳虽然满头雾水,可是却没有耽搁,直接回了一句。

“你要的话,我去给二爷爷说一下,我们村子里有很多人种了菜,因为品相不太好,没有大棚里的菜那么支棱,所以完全卖不上价,拉出来还不够运费的,可以便宜点给你,不过就是需要你安排车去拉,我让二爷爷组织人手帮你收拾起来,随便看着给点工钱就行……”

“那拜托你了,我按照市场价收购吧,品相不好没关系,这些菜吃起来应该比大棚里的味道好,也更健康。运费的话,这第一批次就算了,以后可以按照数量多少来算,达到一定量,就可以不计算运费了。而且不光是你们村里的,周边村子如果有这样的蔬菜,也可以都给我的,这件事就麻烦二爷爷了,到时候我会专门感谢他的。”

“感谢倒不用,我们村比较偏僻,虽然靠水,但因为这些年管得严,连网箱都不让放,所以过得很是拮据,要不然这次的事我爸早就通知家里人了,也不至于拖到现在,还是靠你才能及时到医院里来。而且我们村的地大都不是水地,没办法种稻谷,种麦子那些产量不高,还不如多种些蔬菜,往年还有船运,可以降低运输成本,今年汉江上的船都被审查,不够环保的一律叫停,我们村的那几条船全都不合格,说是需要改造,但这都好几个月了,也没有结果,估计以后蔬菜运输会是一个大麻烦,村子里都开始商量着改种别的了,幸好有你帮忙,不然这个年过完后,很多人都要出门讨生活了!”

宋雪讲得很是诚恳,这其实不符合一个生意人的基本话术,完全是将己方的弱点都给暴露了,这也是她提前问清楚苏阳购买者身份的原因,显然对于苏阳,她觉得没什么好隐瞒的。

“那我就不跟你客气了,这么说定了,到时候我带钱过来,先拿一批货,如果顺利的话,会继续拿货的,到时候数量上估计就不会有任何限制了,不仅仅是你们村子,周边的那些村子,只要是有蔬菜的,包括冬白菜、菠菜、萝卜、茼蒿等,反正只要是现在地里长的,都可以给我准备上,另外像是土豆、红薯这类东西也可以拿出来,都按市场价走,量大就免运费了,这种自家地里长的蔬菜,很多都比大棚里的好吃。”

苏阳觉得自己很有必要拉这些村民一把,他们世世代代居住在汉江之畔,依山傍水,生活过得还算有滋有味,但现在却没办法继续过下去了,需要到外边讨生活,不得不说是一种悲哀,为了下游送往北边的水质达标,有很多人都做出了牺牲,从上游的位于西秦省境内的几座城市开始,就关停了无数具有一定污染性质的企业,其中一座城市的GDP甚至因此而下降了一半之多。

不同的是,有一部分地区和个人得到了补偿,但也有一部分人却成了这个巨大工程的牺牲品,他们一开始甚至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但生活的的确确是受到了影响。

水位升高,陆地面积减少,耕种土地自然也受到了影响,同时因为水质必须达标这一硬性规定的限制,导致农药、化肥的使用都受到了严格的审查,后来更是连网箱养鱼、船只排污等都纳入了严格的管制流程,自然的这些村民的收入就受到了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当然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治理见了成效之后,肯定会反哺当地人的,只不过那需要一段时间的演变,而就是这个时间,却会让一些村民难以为继。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