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一日破大顺27(1 / 2)

季空与赵阔两人在前往少华山的路途中,感觉腹中饥饿,便乘坐紫电鹏皇来到了下方的城镇,打算先吃上一点儿食物再继续赶路。

两人刚到城镇中的一家小客栈中点完菜,没想到,在等待小二上菜的过程中,就听到此地百姓谈论起了一个“神经病王朝”。

“哎,你们听说了吗?一年前,咱们这儿刚建立了个神经病王朝。”

“啊?什么神经病王朝啊?”

“你不知道啊?我跟你们说啊……”

原来,一年前,一位名叫李献东的村民,因长期痴迷于皇帝的角色,无法自拔。时间长了,就导致他晚上经常做梦,都能梦见自己当了皇帝。长此以往,他觉得自己可能就是天选之人,注定要称王称帝。

五日后,他觉得这可能是上天对自己的启示,就把自己要当皇帝的想法,告诉了自己的两位好友——曹子顺与涂永清。

他对这对卧龙凤雏说:“当年,李渊他哥,李深在跟着弟弟造反的时候,不幸死于九宫山,而我就是李深的私生子。不仅如此,我还是天上太白金星的转世,流落到了民间,注定是要做一番大事。”

曹子顺和涂永清跟他一样,也是个没念过什么书的村夫。

一听自己的好友说起这么好玩的故事,曹子顺就主动询问了李献东。

“东哥,你要做什么大事啊?”

李献东告诉他,说:“当然是跟我叔父李渊一样,建立自己的国家啊。依我拙见,咱们的国家就叫大顺国吧?由我来做皇帝,你们俩做我的肱股之臣。”

曹子顺和涂永清二人,因长期在村里不受村民们的重视,内心极度压抑。

一听这话,三人一拍即合,当即撮土为香,原地结义。

曹子顺先说话了:“行,我跟东哥干!”

涂永清感觉跟他俩干大事,肯定能挣大钱,也就同意入伙了。

“加我一个!”

李献东看向两位好友都同意了自己的想法,自然也就原地跟他俩结义了。

“好,即日起,咱们就是结义的三兄弟了。”

三人异口同声地说:“我兄弟三人今日结拜为异姓兄弟,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求同年同月死!”

“大哥!”

“二哥!”

“三弟!”

“哈哈哈,好兄弟!”

结拜完异姓兄弟后,李献东就提出了目前大顺国的三项工作。

其一是要积极发展自己国家的百姓,命令二人前往附近的乡镇,招募乡民准备起兵;其二是让众人纳贡,给自己盖一座皇宫;其三是准备登基大典,时间暂定在五个月后的农历九月初五。

曹涂二人领了皇命,在附近的乡镇内四处传播“世界要变天了,咱们城镇中要出个圣明的皇帝了!乡亲们,只要你们现在加入大顺国,将来就不用再因战争而饿肚子,甚至还有高官厚禄,达官显宦”。

不到半个月的时间,二人就发展出了几千位大顺国的臣子,凑到的钱不够盖一座皇宫,就只能盖一座瓦房。

五个月后,农历九月初五卯时,这几千位大顺国的臣子就聚集在了李献东刚刚盖成的瓦房院里,锣鼓喧天,鞭炮齐鸣。

李献东身着借来的黄袍,清了清自己的嗓子,对这几千位臣子朗声说:“今日登基大典过后,你们不可直呼朕的大名,而是要称呼朕为顺孝皇帝。可明白?”

众人稀稀拉拉的响应:“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李献东对他们的回应很满意,接着又对这些臣子说:“现在,朕封曹子顺为八贤王,掌管一切朝中大小事务。”

曹子顺跪在了地面,朝他磕了三个响头,泪眼婆娑地说:“谢主隆封!”

李献东抬起一只手,对他说:“你平身吧,不然你的老寒腿又要犯了。”

曹子顺起身后,李献东就对涂永清进行了册封:“那个涂永清,朕今封你为兵马大元帅,掌管天下兵马。”

涂永清听到这话,立马就跪下谢恩,头磕的跟捣蒜一样。

“谢主隆封!”

李献东看了一眼他那十八岁的外甥朱红天,就说:“那边儿的小子,朕封你为大内总管。”

朱红天指了一下自己,确认他是在喊自己,也就反怼了一句。

“陛下,臣不要当大内总管,我要当大元帅!”

李献东以他的年纪还小拒绝了:“你年纪还小,等你以后成年了再当大元帅。”

朱红天直接就不乐意了,指着自己的老舅,对上面的李献东说:“陛下,那凭什么我老舅能当大元帅,而我不能?不行啊,我俩要不打一架,看看谁更厉害,谁就当这个兵马大元帅……”

话还没说完呢,朱红天立马就跳起来,一拳抡到了他老舅涂永清的左眼上。

正值壮年,刚刚上兵马大元帅的涂永清,怎么能受得了外甥对自己的挑衅?

要是不狠揍一顿这小子,今后还怎么管理天下兵马?于是,涂永清一个翻身,就骑在了外甥朱红天的身上,一顿电炮突脸。

顺孝皇帝跟八贤王一看他们舅甥俩打架,非常影响大顺国的整体形象,连忙就要上前拉架。

此时,围观的大顺国臣子们没有一个人敢上前帮忙。

因为,臣子们心想:这朝堂之争,大家还是明哲保身,不要卷入其中才更重要。再一个,大家都饿着肚子,等待登基大典过后直接开席呢。

自然也就把涂永清和朱红天打架这事,当成开席前的一个小节目罢了。

四个人打成一团,越打越凶。朱红天此时早已鼻青脸肿,而李献东借来的龙袍也在这场争斗中被撕得稀碎。

李献东一看自己调和不了,直接对他俩说:“你们俩,要是谁敢再动手,朕就直接治罪于你!将来等天牢盖好了,就把你们打入天牢!朱红天,只要你不继续闹下去,朕就封你征远大将军。”

两人听到这话,才就此罢手,但各怀心思的他们,之后还是依旧互相看不起。

这场动乱被他们称之为“瓦房之变”,经此一役,心有余悸的李献东苦思冥想,制定了大顺国的“治国安民总纲”。

其中,就规定不能打架,打架要直接问斩;不能不尊重皇帝,不尊者,斩;也不能辱骂皇帝,心里头骂也不行,嘴上骂皇帝要问斩,心里头骂皇帝要流放边疆。

然后,他又找到了民间画师,设计了一款大顺国的国旗,就竖在自己的瓦房上。之后,他又想到自己得处理大顺国的国事,找了个民间手艺人,替自己刻制了“大顺国印”四个字的传国玉玺。后来,李献东闲着没事儿,跑到了一个小作坊里,购得了一柄工艺宝剑,交给了曹子顺。

李献东将这柄工艺宝剑交给曹子顺,说:“八贤王,这把尚方宝剑你收好,以防将来朝中有变,你可用此剑先斩后奏,行使皇权。”

一年后的今日,七月四日。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