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大试前夜论围棋29(1 / 2)

丁谓的垮台,使包括王钦若在内,所有被丁谓收拾过的官员都看到了咸鱼翻身的希望。

王钦若先是由已经被丁谓降得很低的太常卿、知濠州升为刑部尚书、知江宁府,过了半年多,宰相冯拯因病辞职,刘太后终于起用了当年支持她成为皇后的王钦若为宰相。

但似乎也仅仅是昙花一现。

事实证明,他仅仅是太后刘娥的一张牌罢了。

此时几乎没人肯与王钦若合作。就在天圣三年(1025)十一月末,王钦若和他脖颈上那颗著名的肉瘤一起走完了生命的最后一程。

他最后说道:“成也比瘤,败也此瘤矣!”

当时仁宗才十来岁,大宋王朝的真正统治者,只有太后刘娥一人。

刘娥推出一套完整的太后垂帘听政制度,这个制度保证了刘娥执政的合法性,从此,也使得太后执政成为宋朝的惯例。此后差不多每一代都有一个垂帘的皇太后出来,宋代竟出了八个垂帘听政的太后,雄踞历朝之冠。

应该说刘娥是极有政治智慧的女人,她正式执政之后,首先将那倒霉的“天书”和真宗一起葬入皇陵,终结了真宗后期十多年的“天书”怪政。然后着手解决朝廷中私党横行的痼疾。

刘娥借用真宗去世,封赏各官员亲属的名义,把朝中各官员的亲戚名单拿在手上,根据这份名单,将所有官员的家世、出仕以来的简历和社会关系一一注明。这一幅百官亲属图,从此留在刘娥的内殿之中,目的是杜绝官员引进私党。

她在三个月时间内,接连罢斥了真宗晚期宠信的被王曾称为“五鬼”的王钦若、丁谓、林特、陈彭年、刘承珪等五人,任用以王曾、吕夷简、鲁宗道、张知白四人为首的名臣,推行新政。

刘娥出身贫寒,洞悉下层人的疾苦,也经历了历史上有名的王小波李顺起义,深知“载舟覆舟”的道理。

因此在她执政后,即下令兴利除弊:停止天下宫观营造,罢江宁府溧水县的采丹砂之役,罢彭州九陇县的采金砂之役,罢各地采灵芝之役,下诏禁止各地进献术士道官,禁止各地毁钱铸钟,再将各种斋醮道场的诸种繁文缛节花费降下来。

同时,大赦天下,减轻税赋,平准京东西、河北、淮南等地的谷价,复开永丰渠以通盐运,设益州交子务,正式将纸币“交子”做为官方通货。

几年后国库丰盈,天下趋稳,刘娥也威望日隆。

刘娥创设谏院、澄清吏治、兴修水利、发行交子、完善科举、兴办州学。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有如武则天为开元盛世奠基,刘娥则为仁宗朝的盛世景象夯实了基础。

可以说,当时的朝政为之一新,尤其是设谏院、完善科举,为即将登上历史舞台的欧阳修创造了千载难逢的机会。

现在是时候回过头来看一看我们的欧阳修了。

天圣八年(1030年)正月,朔风劲吹,漫天飞雪。

胥偃在京师的住宅不比汉阳军,汉阳军的家是一个四合院,非常宽敞,这儿空间狭促,家人已嫌拥挤,外人行止不能自如。欧阳修征得胥偃同意,便离开胥家,搬到近挨着宫城的驿馆里居住,这里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应试学子,也便于互相切磋。

大考的日子眼瞅着来临了。这天下午起了大风,气温骤降,不胜寒馁,看雪花儿似乎没有刚才大了,欧阳修便与几个考生一起来到附近一家酒馆小酌了几杯,身体渐渐热乎了一点儿。

几个人借着身上的热乎劲,高声大气地朗诵起自己喜欢的诗文来,欧阳修还趁兴“啸”歌了一二句韩愈的“冬行虽幽墨,冰雪工琢镂。新曦照危峨,亿丈恒高袤”。

小酒馆都是配备了棋盘和棋子的,他们便开始下棋,不知谁起了头,问谁能回答围棋的起源。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