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观榜13(1 / 2)

成都府。

南城的一处小巷里,有着一间破落的小屋,在房间内,一张床,一张不过尺余的小桌上,只一个装花生的袋子,看着还有两三斤的样子,除此之外,只余下一些曾经放过书本的痕迹。

常年在成都府各地说书的郑老头躺在破旧出租屋的床榻上,好似一个破旧的老风箱,剧烈的喘息着,眼看是进气少,出气多了!

小女孩趴在床前,端着一碗黑乎乎散发着清腥味的中药,眼泪婆娑的站在床前。

“娃儿呀,咳咳咳....”一阵剧烈的咳嗽打断了郑老头话语。

“爷爷、爷爷,你吃药吧,吃了药就好了!”小女孩的眼泪已然挂在的眼前,但却迟迟不肯滴落,她知道,爷爷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她了,要是她哭,爷爷只会更难受。

反观郑老头,一阵剧烈的咳嗽之后,他的脸上泛着诡异的红光,精神也好了不知道多少。

他的眼中闪过一丝了然,更多的却也是不舍,这些日子,他吃的很少,说书虽能赚钱,但是要是没有客家打赏,也只不过勉强将茶点带走,够一个人生活而已。

“丫头呀,爷爷怕是不行了,爷爷走了之后,你呀,这么点点大的丫头,该怎么办啊。”

看着怯生生站在一旁的少女,他的眼中满是不舍。

“爷爷想了好久,也没有什么好办法,若是放着你不管,撒手而去,这南城的地痞们找个空就把你卖到窑子里去了,想了好久,也只想到茶馆王掌柜的,他是个念旧情的,爷爷死了后,你便去找他,他若要帮爷爷归土,你只说爷爷自己安顿好了,求他赏你一口饭吃!”

“他那茶馆倒也能过活,虽然年月不堪,但你只要手脚勤快些,也至少能把你养大,那小王掌柜的是个晓事的,只是跟你差着年月,不然爷爷才能放心!”

说着说着,郑老头的气却是越来越少,他努力睁大双眼克制着那股强烈的倦意,但是久躺之下,他还有一丝力气。

眼看他的眼睛刚刚闭下,但又不知哪来的力气,又将眼睛睁了起来,他的眼球突出,好似下一刻眼珠变要从眼眶中掉落出来似得。

“丫头,丫头!”郑老头的双手在面前无助的挥舞着,搜寻着。

站在一旁的少女连忙把手递了过去,郑老头抓住了少女的手,厉声说道:“丫头,千万不要让王掌柜的给我收尸,不然他不会管你的!”

“不要太相信人,这些年我们也只有一点茶水情而已,他是个讲究人,他会照顾你的。”

“至于爷爷,我在这里租了7年房子了,这个月的房租还没给,你走了之后,房东发现了肯定会料理我的后事的!”

“听到了没,丫头!”郑老头瘦削的手臂上青筋毕露,将少女同样瘦削的手臂握的满是青痕,他的力气太大,乃至于上半夜都倾斜了起来。

少女有些慌乱,但看着自己爷爷的神情,只得轻柔的回到:“知道了爷爷,暖暖最听爷爷话了!”

老人听到回复,这才平复下来,缓缓的躺了下去,眼睛睁大,空洞洞的望着房梁出,一道低沉的声音从他的胸腔发了出来:“可惜爷爷看不到丫头长大了,丫头要乖乖的,好好的活下去啊!”

“丫头啊,你煮些点心粥给爷爷吃吧,爷爷最爱吃点心粥了,好甜!”

听着郑老头的话,暖暖连忙应道:“好的爷爷,暖暖马上就去煮!”

房间不大,转身只两步,少女便跑出了房门,在门口架起的锅下点燃了火,从包裹里取出最后的四分之一块糯米糕,这还是去茶馆说书时,打包回来的,爷爷一直不肯吃,只说不饿,但时间久了,也只剩下这一点了。

少女的内心很是焦灼,身后的房间无比安静,记事以来,哪怕她跟爷爷出去说书时,回到家也会有老鼠的声音,但此刻,房间里却是静悄悄的。

没有一丝声音发出。

她的内心无比慌乱,显然她已经意识到了,但是本能的不想接受而已,她突然哽咽的,大声的说道:“爷爷,我昨晚在西城其实是卖了200钱花生的,但是那个明明穿着蜀绣的贵人,却说花生价格太贵,而且放久了,不脆了,只肯付20钱!”

有些人,在悲伤时,不说话还好,一旦说话,眼泪都止不住的流:“我不...想..卖给...他的,但..爷爷...爷爷..要钱..治病!”

这处小房子,除了少女的哭声,竟然连一丝风声都没有:“我...不敢......带...带着钱....直接....回来....上...上次卖花生的.....卖花生的钱都被抢了,我...我...连...进货的...进货钱都没了,我怕.....还被抢了....才直接...去买的药!”

“爷爷,我不是.....不是不听你的话...你的话的,我只是怕.....连这最后的一点钱....都被人家抢了!”

“爷爷,对不起爷爷...让你最后连口粥都喝不到!”

“爷爷!”

...

东城。

车水马龙。

叫卖声,欢笑声,不绝于耳。

更兼中秋,气氛更佳。

完全区别于南城。

行走在北城,除了物价之外,却完全感受不到川蜀已然大旱三年的事实。

未时,一行人看到张继举子榜上位居末席,不乏有些仆人不由大骂昏官有眼无珠,但张继却是心知,自己的目的已然达到。

仆人骂完后,也只能纷纷抄录后骂咧咧的离去。

张继则是看着举子榜单下首,今晚申时德源楼刺史请明仕宴的信息。

旧时,凡进士试后多有鹿鸣宴,歌鹿鸣,备管弦,但是怎么今年举子试竟也请宴了?

张继有些疑惑,即便是往年同学参加举子试,也不曾听闻有宴席一说。

多是秀才试后,司功会象征性的请宴一次,不过多以谢师宴为名,多为揽财而已,也非是明仕宴。

难不成,是因为自己那篇文章?

或者是,这西川节度使当到头了?准备搞事?

举子榜单前,前来围看的人将这片区域围成了个半圆形,秀才试那边的榜单也是一般无二。

本朝的秀才,可绝非宋后的穷秀才,由于唐汉的考试体系,但凡是有秀才功名的,往往都文采斐然且君子六艺,也都精通,再加上当前大旱,成都外足足围了4道防线,是以,秀才的生员比举子试的生员更少,但榜单前却是围的水泄不通。

在本朝贵族或世家子弟,一旦考中秀才,再暗中操持,送于官学,便有为官的资格。

是以,这些秀才公们往往一个人都会带着众多家仆。

张继一行人艰难的挤到秀才试的榜单前,直接看向榜单的下首,只见右下角同样写着今天申时德源楼刺史请明仕宴的信息。

既来之,则安之!

张继眯着眼睛,沉思良久,随众人离去。

献策已成,接下来,便是扬名了!

回了客栈换了一身绣娘用蜀绣所制得衣服后,张继带着张大宗、冯胜、陈超、马洪几人人一起自王五处借了一辆马车,赶往德源楼!

马洪好驾,是以众人安然的坐在马车里。

陈超在马车里,看着张继一身的蜀绣,不住的羡慕着,一直说着,要娶一个大嫂这样的好女子,惹得张继大笑不已。

势利眼从古自今都存在,虽然这并未一个好词,但在很多时候,势利可以避免很多麻烦,先敬罗衣后敬人,非是笑谈,而是实实在在的真理。今时今日,张继旨在扬名,穿的太差,说不得被人轻视,乃至于表现的机会都没有,而且即便是不在乎别人的势利眼,绸缎也比布衣舒适太多。

从南城去往北城,坐马车用了足足半个多时辰才到了地方,而到了德源楼后,又碰到一个古今都存在的难题。

没地方停车!

德源楼今日虽被府衙包了,但德源楼自备的停放马车的地方,早已被些达官贵人预留。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