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一.二八事变(1 / 2)

后世提到淞沪会战,大多数人能想到发生在1937年的八.一三淞沪会战,而能想到一.二八事变的并不多。但实则发生在1932年的淞沪抗战,是中日军队在关内第一次大规模交锋,是全面抗战的预演,也是我中国军民在十四年抗战历史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1931年九月十八日,日本关东军在东北制造九一八事变,由于老蒋“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和张少帅奉命的不抵抗,日军用了四个月零十八天就顺利占领东三省,从此东三省人民陷入了长达十四年的漫长苦难之中。

一时国内反日情绪高涨,国际社会哗然,纷纷抨击日军的侵略行为。国联组建调查团来华调查调停,但是舆论上的批判在坚船利炮面前实在苍白无力。

日本陆军马陆也因这次的豪赌在日本国内声势大涨,引起了日本海军马陆的眼红,因此日本海军也想在中国的经济中心——上海,也来一场类似于九一八事变的胜利。日本陆军马陆也乐意看到海军马陆为他们转移国际舆论压力,双方竟然罕见地达成了一致。

1932年1月18日,在田中隆吉的指示下,川岛芳子策划“日僧事件”,主动挑起事端,诬陷中国三友实业社工厂纠察队。20日,几个日侨纵火焚烧三友实业社,砍伤砍死巡捕,而后大量日侨纠集游行,要求日本海军陆战队干涉,并开始袭击华人商店。

21日,日本驻上海总领事村井仓松向时任上海市市长吴铁城下达四项极其蛮横无理的强硬要求:一、上海市长对日僧事件进行公开道歉;二、逮捕和处罚作案者;三、对被害者进行经济补偿;四、取缔和解散上海以抗日救国会为首的一切反日组织和团体。

23日,驻守上海的粤军十九路军总指挥蒋光鼐、军长蔡廷锴发布《告十九路军全体官兵同志书》:“……宁为玉碎而荣死,不为瓦全而偷生……”

并向辖下各师密令:“……如日本军队确实向我驻地部队攻击时,应以全力扑灭之……”开始积极备战。然而就在此日亲日派软蛋何应钦还接受日方后续追加要求,命令十九路军后撤。

27日,何应钦调宪兵第六团开赴上海,准备于29日换下正在上海驻防的十九路军。

28日,南京政府以诸般理由阻碍十九路军抵抗,在高层授意下,上海市长吴铁城复电日方,全部接受日方所有无理要求。政府软弱至此,我军民拳拳报国之心竟难以实现。

……

包国维坐在藤椅上,看着窗外的夜色,估摸着时间,再过几个小时,午夜11点许,日军就要突袭闸北,攻击十九路军了。

作为穿越者,自己竟然要眼睁睁看着历史重演,看着我中华男儿死于倭奴之手,包国维第一次在大势面前感到无力。

包国维心中愤懑难当,看着桌上的纸笔,心里暗下决心,虽然他如今无法在沙场和将士冲杀,那就以笔为投枪,掷向敌人,唤醒我中华民众。

包国维想了想,提笔在纸上写上标题《沙场前奏曲——致十九路军将士》。而后将自己的悲愤化作文字落于笔端。

“……东北事件(即九一八事变)尚未结束,暴日又在沪挑起事端……我堂堂中华军民,岂能受制于区区四岛倭奴之手。”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