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第二十五章25(1 / 2)

理论上来说,小麦可以分为冬小麦和春小麦,冬小麦冬天种植,来年夏天雨季到来之前收割,春小麦,春天种植,秋天收获,但是可能是云辰拥有的麦种不行,只能春天种,冬天种下去的第二天春天就烂在地里了,可能还需要培育

春天种下小麦,在收获栗子之前将小麦收割起来,那个时候全部落都早投入部落的收获中

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大量的人力投入终于完成了,这个时间全是四五月份,雨水渐渐增多,正好是个种植大豆,大豆对土地肥力的要求不高,正好适合刚刚开垦的土地种植,而且第二年种植小麦还有利于小麦的种植,改良了土壤增加了透水性和通风性

在一个月的时间中部落人员逐渐形成一个整体,轮班开垦田地,妇女人数的增加也为兽皮的加工和肉食的储存提速,粮食损耗率也下降了,

虽然人口增加粮食消耗也大了,但是四个储存粮食的地点都储存满了粮食,并不需要为这个操心,而且狩猎人员的增加,肉类的获取量也在增加,每天捕获的鱼也多啊,

一增一涨,况且还开垦了二十多亩土地,对粮食的消耗也能抵消一大部分

一个月的时间腿断的那个人已经可以住着拐在洞穴内外活动了,看到部落里所有人都在忙碌,就自己去找编筐的老人学习技术,一只坐在那里制作编筐用于使用

在下过一场小雨以后,云辰带领七八个人来到部落东面的那块黄泥岗处,采挖黄泥制作陶器

用木排车拉着几筐黄泥来到部落南边河岸高处的土窑旁边

在这里将挖来的黄泥掺水捣碎搅拌成泥浆,利用草席过滤泥浆把里面的石子草根树叶全部过滤出来,

将过滤后的泥浆水倒进一颗被掏空的树干制作的木槽里,经过自然风干

经过四五天的自然风干泥浆的水分蒸发形成细细的陶土

不停的摔打黄泥还掺杂了一些细细的坏掉陶器碎屑,将之前失败的陶器用石锤敲碎,兵俑脚踩石臼捣碎成细细的颗粒,掺杂在陶土中,这样可以防止陶器在烧制过程中开裂

充分融合以后在摔打出粘性合适的泥土块以后用麻线切开黄泥土快,用手捏出各种碗,罐,盘,壶等等造型,

在挨个放入土窑中,用木炭烧制一中午才能烧制成型,在不断的摸索中,成品率也在不断的增加,

以前刚开始烧制的时候成品率只有一成,现在技术越来越成熟,成品率能维持在六七成左右,而且烧制陶器的体积也在增大,

人口的增多相应的用水量也增大,所以这次烧制陶器就制作了十个用于装水的大壶,烧制出来以后用木棍做成架子拖住水壶抬到山洞内用于烧开水

喝开水,吃熟食也是部落里所有人必须遵守的,新来的人也都在看到周围人的行为习惯以后就改变了过来

气候也越来越热了,部落里的妇女也开始制作皮革衣服为还没有的人裁剪制作了,

气温升高说明雨水也要开始增多了,云辰有开始带领众人对河流旁边的堤坝进行修理加固,将搭建在河道里的石块搬到岸边基础

清理田地里排水渠里的杂草,疏通排水渠,堵截西北方向河流的入水口,且抱来几块特大的石头进行封堵处理

每年在春天麦苗刚出的时候雨水少的时候就挖开河流的灌溉取水口,一路西北高,东南低的特点挖掘的灌溉渠可以满足这百多亩土地的广场问题

但是在气温升高雨水增多的时候就不需要灌溉了,而且每次大雨过后河流宽度都会加宽,为了防止流量增大增多的河水越过灌溉入口只好用十多人才能撬动的几块巨石堵住,这样才以防万一

沿着河流内侧用石块制作了各种围堰来防止河水的漫灌,

在部落良好的发展下,新来的部落民众学习着他们以前从来不会的技术,中青年跟着部落里的父辈学习着打猎,种田,灌溉,武器制作,等等等技术

随着交流,云辰也渐渐了解了新加入的那个小部落之前的遭遇,

原本那个部落也是五六十人的部落,但是由于冬天女人无法采集足够的粮食作物食用,而男人们的狩猎猎物也下降了很多,猎物并没有草木丰美之时多,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