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前往威尼斯274(2 / 2)

其实美国有一大堆艾美奖,杨叶不过是花了点经费,运作了一座冷门时段的艾美奖奖杯回来吹牛逼而已。

麦当雄捧了奖杯回来之后,杨叶控制的东南亚一带的“亚洲广播电台”就奉命将其作为重点新闻,狠狠地炒作了一番。

“亚洲广播电台”就是原来的“丽的映声”,杨叶收购之后,统一改了名字。

不过,各地的经营一如从前,没有任何变动。

对于杨叶而言,这都是些小生意,他懒得管,暂时也没精力去管。

只要每年的财报不亏本,就随他们造。

到了五月,麦当雄还携《大地恩情》英语版,前往法国参展,出席了戛纳电影节。

在这种造势之下,《大地恩情》成功出海,在西欧东南亚二十五国家地区播映,成为港剧的骄傲。

亚视也凭此战绩声势大涨,逼得无线喘不过气来。

在此情形下,周梁淑怡退位让贤,方逸华重新执掌了无线大权。

这女人一上来就连使手段,成功挖走了亚视的金牌导演萧笙,还有当红女星余安安。

杨叶对这种正常的商业竞争并不放在心上,只要方逸华别像上次那样使手段黑他家演员就行。

人员变动实属正常,萧笙走了,亚视马上将赖水清扶正,主导拍摄《萍踪侠影录》,反手挖来刘松仁,搭档米雪,饰演张丹峰和云蕾,照样收视率爆表。

刘松仁和米雪也因为这部电视剧成为经典荧屏侠侣,职业生涯搭档过多次,给两岸四地的观众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以至于后来内地翻拍《萍踪侠影》,还请来了刘松仁和米雪饰演张丹峰和云雷的师父谢天华和叶盈盈。

……

八月底,杨叶带着徐风、江志强现身水城威尼斯。

其实《赛德克巴莱》里的女角色全是龙套,徐风只是找个由头,跟着杨叶来旅游的。

而江志强,自然是过来做发行工作的。

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国际电影节,是电影节之祖。

但它的命运比较坎坷,因为战争的原因,中间一度停办。

还有几次是纳粹政府办的,不被承认。

到了1969年,又因为被抗议的原因,长达十年的时间内停止了颁奖活动,中间甚至有三年停办。

直到1980年,威尼斯电影节才重新恢复了金狮奖等奖项的评选。

刚刚恢复评奖的威尼斯电影节十分的虚弱,根本收不到好作品,以至于最佳男女主角空缺了三年,因为那些渣渣不配得奖。

杨叶这次把目标瞄准威尼斯电影节,就是因为这是威尼斯最虚弱的时候,它急需一部叫得响的电影重新打响自己的知名度。

杨叶作为国际大导演,金棕榈,奥斯卡最佳导演的获得者,他的新作出现在威尼斯电影节,就是踏马的雪中送炭。

威尼斯果然十分给面子,不仅把《赛德克巴莱》选为开幕电影,还入围了金狮奖。

面子都是互相给的嘛,既然威尼斯如此上道,杨叶当然率领大队人马前来捧场了。

在这个时空,《赛德克巴莱》这部电影有很多名字,它在华语世界里叫做《雾社起义》、日语版叫《风中绯樱》、英语版叫《真正的人》,唯独没有使用《赛德克巴莱》这个原本的名字。

赛德克巴莱是土著语的音译,意思是真正的人。

但光看这几个字,不翻译出来的话,鬼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大家看着这个片名都是一头雾水。

香港电影最后一位霸主向哗盛曾经总结出商业电影的八大致胜要诀,其中第一条就是“片名吸引”。

魏德圣非要用《赛德克巴莱》这个奇怪的片名,就是跟钱过不去。

插句题外话,读者老爷们大概会好奇向哗盛的八大致胜要诀是什么?在此一并列出,它们是:

片名吸引,题材选择,卡司搭配,同期对手,院线分析,宣传声势,档期优势,电影素质。

向哗剩认为:一部电影的票房是各种因素加在一起的总和。

在这八大致胜要素中,观众最看重的电影质量反而是最次要的。

……

恢复颁奖之后的威尼斯电影节,上一届还冷冷清清,只有小猫三两只,导致片商们兴致缺缺。

这一届忽然变得热闹非凡起来了,全球几十家片商云集于此。

这可不是威尼斯电影节面子大,而是杨叶的功劳。

他们都是来参加《赛德克巴莱》全球首映礼的。

而且,由于杨叶已经很久没有电影上映了,这次忽然现身威尼斯,更是有不少影迷跟着追了过来,其中最显眼的就是日本粉丝团。

杨叶的日本粉丝团一水的妹子,得益于如今的日本经济空前强大,她们都不差钱,很多人常年追踪杨叶。

一旦得知杨叶在什么地方搞什么活动,就会马上买机票前往。

像参加电影节这种大事,她们当然要过来为主人呐喊助威,加油打气了。

(看完记得收藏书签方便下次阅读!)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