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新年添丁、各房心思(1 / 1)

瑞丰居正堂。老太太坐镇,二夫人杨大娘子有条不紊的安排三夫人小杨氏生产事宜。小杨大娘子这是第四胎,有前三胎的经验。目前也只是刚发动,女使端来小厨房煮的鸡汤面给小杨大娘子,吃了2碗鸡汤面后,又在产房里走了走,一柱香后发动了,下坠感更强烈了,产婆检查一番,“三夫人,准备生了,全开了!”小杨大娘子忍着宫缩的痛,抿着嘴点点头,配合着产婆生产。半个时辰后,产房里传出婴孩嘹亮的哭喊声。“生了!生了!三娘子生了一个哥儿!五斤六两。”小杨氏的女使连翘跑到瑞丰居正堂报喜!老太太听后说了声好之后,赏了瑞丰居上下。三老爷同样赏了瑞丰居上下。沈大娘子听到三房又添一子的消息时,还是有些羡慕的,虽说自己已经有二子,但庶出的有三个啊,属实心里还是有些。

三老爷听到又得一子,既欣喜又有些失落。赶忙问大娘子如何,报喜的女使说:“大娘子和哥儿都很好。有些累,但精神头还好,已经收拾妥当,正在喝着温补的汤药呢。”三老爷赶忙去产房看小杨大娘子和刚出生的孩子。刚进屋,先是暖了暖,才往小杨大娘子床边去。“静舒,辛苦了!”说着握紧小杨大娘子的手,满眼的心疼。心里打定主意不再让自家夫人生孩子了,这次也是喝着避子汤后的意外。“不辛苦,有你这句话,我就知足了。三郎,给哥儿起个名吧!”小杨大娘子知道自家夫婿心思,懂他心疼自己。

“‘彦’璟彦,‘彦’彼其之子,邦之彦兮。”吴承智抱着幼子,微笑的看着这新生命。“嗯,出自《诗·郑风·羔裘》,希望‘璟彦’将来可成为贤良有才之士,才德兼并之人。,‘彦’字甚好。”小杨大娘子很满意这个名字。想着接下来就安心坐月子了。“让我看看,我们彦哥儿~。”老太太方氏从三老爷手中接过璟彦,轻拍着小婴儿的背,脸上慈祥的笑着。沈大娘子也在老太太身侧看着。杨大娘子则是坐在小杨大娘子床侧,嘱咐着“就安心坐月子养身体。等彦哥儿满半岁,稳妥些再去小叔任上团聚。如何?”接过小杨大娘子喝完参汤的碗,轻轻擦了擦她的嘴。“有堂姐在,我安心!都听堂姐安排。”小杨大娘子笑呵呵地。“好啦!我们都回去吧!让雅舒好好歇着。”老太太把小婴儿璟彦给奶嬷嬷抱。带着沈大娘子和杨大娘子出去了。之后,都各自送上滋补的药材和布匹等礼物送给三房。

繁园

雅韵院。“这三房又添一子,真是好福气。嫡出的3子1女。庶出的不过也就只有1个丫头。二房也是嫡出的不少,庶出的1子3女。也没什么好担心的。”沈大娘子轻抚着小腹。心想‘自己生了5个姑娘才生下2个儿子。怎么杨氏这两位怎么就都这么好福气呢!真是人比人气死人!不行,不能气,我这还怀着孩子呢。’大老爷吴承仁访友归来,见自家夫人不知道在想什么发呆的样子。“夫人?娘子?雅娴在想什么呢?出神了。”沈大娘子缓过神来,还是有点呆呆的。“仁郎,你说杨氏的女儿怎么都这么好生养呢?”吴承仁轻轻地叹了口气,浅浅的喝了口新上来的茶水。“雅娴,你比她们好生养。你为我生下2子5女。看看这世道,能生下这么多的,却没有养活的。你看看咱们家中的孩子,不都被你养的好好地。你呀~还是好好保养身体,家里未出阁的姑娘,还有几个儿子,要你操心的还不少呢。”虽然听到夫君安慰自己的话甚是熨帖,但沈大娘子还是心里有一丝丝的不甘心。“夫君,我们安歇吧~。”

珺霞居。‘七姐姐,是怎么回事儿。前些年傻乎乎的,我要什么,即使是我抢的,他都会给。难不成前些年掉进我家荷花池里,把脑子冻坏了?’坐在妆台前的璟珺呆呆的想着。“姑娘,奴婢看七姑娘今日戴的梅花珍珠发钗甚是别致呢~要是戴在姑娘头上,肯定比戴在七姑娘头上要好看许多。”星月给擦璟珺的湿发。“是呢,我也看见了。七姐姐今儿的那支梅花珍珠发钗,那大小,以及米珠,都是我喜欢的。也不好管七姐姐要,岂不是夺人所好了吗。”擦干头发后,就休息了。

瑶雪居,内室。“姑娘,我看七姑娘和您很亲近呢。”月芷拨弄着炭盆。“我也喜欢七姐姐啊~”璟瑶拿着手中的金丝镶嵌米珠花发钗,甚是欢喜。‘这是七姐姐偷偷给我的,可不能让八姐姐看到。七姐姐心疼我当庶女不易。我也不能辜负七姐对我的好意。三个哥哥说了,二叔一家是好人,不会因为二姐姐对我们有偏见。说的是真的。真好~’想着又摸摸发钗,装进柜子深处的小箱子里。“姑娘,七姑娘身边的朱鹮姐姐偷偷给奴婢的新年红包,奴不知道怎么处理。”月芷都递出用红绳编成吉祥样式串起来的20文钱和一个生肖形象的银子。璟瑶看了看,觉得自家七姐姐真的好有巧思,“既然是七姐姐给的,你就收下。记住别漏出来。不然就白费七姐的一番心思。”璟瑶今天除了那支发钗,还有一只绣着吉祥纹样的荷包,里面装着6只小巧的金花生。她很喜欢,但还是同发钗一起锁进小箱子里了。想着等过几年就能戴了,就开心。想必那时候八姐姐会有更好的吧。“好了,歇着吧。”

吴家老宅

春华居。“稷郎,三嫂又得一子。真好啊~你说咱们这胎会不会也是男孩呢?”方大娘子轻抚着自己肚子。“华芷,你啊~放宽心。不管男女,我都喜欢。再说大夫不是说你这是双胎,至少有一个是男。”吴承稷给方大娘子掖了掖被子。“你呀,就安心在家待产。二嫂嫂是良善人,定会把你们娘几个照顾的很好。我呢,到时候可同三哥一起去京中述职。对了。还有璟裕和璟祈一起。”方大娘子点点头,“嗯,二嫂嫂是好的。得知我有孕,就给我送各类补品不说,还给我写信说了很多孕中注意的,还有如何补。说句不孝的话,我娘家母亲和婆母都没有二嫂嫂细心。我自然是信二嫂嫂的。还和三嫂嫂一起,我呀,好开心。等彦哥儿洗三的时候,可得好好抱抱。”

梧桐院。“本来就忙碌的春节,两位弟妹又要生产在家中,还有后面一大堆事宜。我的大娘子本就忙碌,繁重的事情又来了。唉~对不住啊!静怡。”吴承懿轻轻给杨大娘子按摩肩颈。“二郎,这不就是当家主母该操心的吗?这么些年我也习惯了。总不能让常年不在府里的大嫂嫂管老宅的事吧。夫君知道我的不易,我就知足了。听说,大嫂又怀了。”吴承懿皱了皱眉,“大嫂...又怀了。听谁讲的?”杨大娘子拍拍自家夫君的手,示意他不要惊讶。“我是听请到府里为三弟妹四弟妹看诊的柳大夫讲的,听说时,也有些惊讶。大嫂上次生璟晟时,就被告知身体再有孕恐伤身更甚,何况大嫂嫂的年纪已年近四十了。恐生产不顺啊。”吴承懿喝了口茶缓了缓,“随他们吧~”

松鹤堂。老太太方氏在小佛堂内,念诵经文。一炷香后,起身回内室。“好日子里,得一男孙。等老四家的生了,家里就更热闹了。老二家的还是会做事的,安排的甚是仔细。”老太太开心的笑着。“是啊~恭喜老夫人喜得男孙!二夫人自是好的,这么多年有您提点着,不曾出过错。”张嬷嬷在旁恭贺着,轻轻放下床幔。‘大儿媳有二儿媳一半懂事,我就不操心了。老三和老四家的,也都是省心的。算了算了,儿孙自有儿孙福。’老太太想着想着就慢慢睡着了。

初二,早上。

“又下雪了~好困啊...初二了吧,今日那两位姑姑,是要回门的吧。过年真是繁忙。你们可要守好院子。挨过这些时日就好了。”刚刚起床梳洗的璟禾嘱咐着鸿鹄。“姑娘,放心吧!”拉着还在瞌睡的璟禾坐到梳妆台前。‘在小璟禾留给我为数不多的记忆里,大房和两位姑姑的孩子,可是很爱欺负小璟禾,以各种理由,讨要小璟禾身上的好东西。杨大娘子虽说帮着自己孩子,挡了一些无理要求。但也防不住太多暗的。想不到小孩子之间的能闹成那样。我一定要找到推小璟禾到荷花池的人。还好我把贵重的、我喜欢的都锁在箱子深处了。真的......。’云雀给璟禾梳完发髻,“姑娘,今日还簪这梅花珍珠发钗吗?”被云雀说话声,打断了思绪,回过神来,“嗯,还是这个。还有这对米珠耳塞。”云雀给璟禾戴好耳塞。“姑娘,今日是您这3年来第一次见二位姑奶奶,您要小心些。”璟禾自然明白云雀担心什么。点了点头,给了云雀安心的眼神。

二位姑姑?璟禾除了小璟禾留给自己的三年前的记忆,只知道是庶女出身,她们的孩子,尤其是大姑姑的女儿养的小家子气,也和璟珺一样,喜欢欺负小璟禾。在小璟禾模糊的记忆里,掉进荷花池前的片段里,好像是这两位姑姑,不知道大姑姑的女儿还有璟珺在争抢着什么。然后感到一个被推的感觉,下一个片段就掉进了池塘。璟禾晃了晃头,‘背后推人,当然不知道是那个印象不深的那个女孩,还是璟珺。当日在大伯家。那时我的贴身婢女是叫白鹤。可我这3年没见过呢。听说是事后被赶到庄子上了。看来还是要找机会,找到白鹤。或许能知道到底是谁推的。’

璟禾还在思考,听到耳边传来轻声的话语,“姑娘,该去梧桐院了。用早食了。”鸿鹄轻轻地和璟禾说话,生怕吓到出神的璟禾。璟禾轻轻的点了点头,又在云雀耳边说:“云雀,你去打听打听‘白鹤’此人。记住不要和其他人”云雀点点头,表示知道了。出了自己院子,看见红色灯笼和白雪纷飞下的吴府又是另一番景象。今日跟在璟禾身边的是朱鹮和朱雀。手里的汤婆子真暖和啊,不过穿的厚,也不觉得太冷。冬日总是天亮的晚些,朱雀在前面打着灯笼,璟禾跟在后面慢慢地走着。想着虽然可能这几日要面对自己不擅长的社交,但也要保持好心情,一年也见不了几次,这种场合还是需要锻炼啊。

“大娘子,给两位姑奶奶准备的客房,几日前就收拾妥当了。这几日也都天天打扫着。您看还有什么要准备的。”杨嬷嬷来主屋听杨大娘子安排今日事务,拿对牌吩咐下面的人办事。“按往年的备着就可以了。不是瞧不上庶出的姊妹。但凡大姑子少动些歪心思,也不会和咱们闹这么生分。彼此脸面过得去就行。”罕见的杨大娘子脸色不好看,声音里都透着点寒意,眼睛里有些许寒芒射出。杨嫲嫲看到,赶紧给杨大娘子轻抚后背顺气,过了好一会儿才缓和下来。‘要是禾儿几年前没了,我定要把他们血债血偿。还以为我不知道原委。事后还不疼不痒的说句抱歉没看住,小孩子之间玩儿没个分寸,说禾儿自己不小心掉进去的。要不是大房和大姑子家的孩子抢夺我儿的珠钗,怎会掉进荷花池中。在大房府里出的事,还不轻不重的解释,沈雅娴,吴启蔓,时日还长,以后也别怪我狠。’端起茶盏喝下一盏茶后,才恢复原来和善的面容。杨嫲嫲知道,这3年每次大姑奶奶初二回门,大娘子心里都不痛快。顾着最后的脸面,没有撕破。但也算是不往来了。就连大姑奶奶的哥儿想来书院读书,都被主君拒了。

“女儿给父亲请安!给母亲请安!”璟禾乖巧的给自己请安,杨大娘子看到活泼懂礼的璟禾,心里暖暖的。然后和自家三位兄长,两位姐姐以及弟弟,互道“安好”。随后,大家子去用饭食的偏厅。吃过饭后,又一起去往松鹤堂。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