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李靖24(1 / 2)

七月初七,唐秦二军已在高墌城处对峙了三日。

薛举的近忧便是军粮短缺,更有远虑若不能攻取关中,恐受腹背夹击之势。又在谋主郝瑗的提点下,深知自身劣势之后,便日日派遣将校,于城外叫骂,以求与唐军一战。

但李世民仿佛是铁了心要拖垮西秦的大军,虽然也怕若泾州先被攻下,薛举粮道能得以保证的情况下,局势会进一步恶化,但是经过几日的商讨,李世民的几位幕僚都认为,薛举劳师远征,此时主力又在高墌城外驻扎,圻墌城宗罗睺的兵力应该不足以攻取泾州。而若他薛举敢回师全力进攻泾州,他们也敢与泾州守军夹攻薛举。

故在坚壁清野期间,根本就不理会薛举派来叫骂的人马。

甚至,除了例行巡视城防的将领与士卒外,诸将都在李世民的示意下,养精蓄锐以待决战时机的到来。

而谢慨除了每日上城头巡视之外,便是有意与李世民的幕僚们攀交情,三日来也结识了三个历史上的名人。

其一为杜如晦,此人不用细说,当日谢慨与刘文静对骂,便是他帮衬着李世民回护了他,也算是和谢慨有了交情,而谢慨也对这位‘杜断’也有许多好感。

前两日时,谢慨更是找了点机会结交于他,期间,他们聊了些天下大势,内政管理之类的心得。他便发现此人言语间,无论对内对外的论断都是一针见血,从无例外。

尤其是能让谢慨这种穿越客,都不得不在心中赞叹一句他杜如晦真是铁口直断。

而相识之后,谢慨更是已经可以亲近地称其字克明了。

其二,便是唐俭,这人谢慨其实不大熟悉关于他的历史记载,只是知道有这么个人。却没想到,第二日他就上门来结交他,而谢慨发现此人虽然比他大上不少岁数,但性子与言谈举止都很对他这个现代人的胃口,两人相谈甚欢后,都有了彼此是忘年之交的感觉。

......

而至于其三,那便是李靖。

谢慨也没想到,当日坐在他对面一直奇怪地看着他的人竟是李靖?

而此时谢慨又在帐中,与李靖对坐相谈。

看着李靖的脸,谢慨的心情是极为复杂的。怎么说呢?一种是会见李世民与杜如晦时能与之亲身相交的激动,另一种便是他幻想的破灭。毕竟,李靖的大名谢慨不止如雷贯耳,他甚至还拜读过他的卫公兵法,即使他是没能看进去的,但他还是很好奇历史上的李靖到底是个怎么样的人。

如今,他见到了。

坐在他对面的李靖现今很有福相,不过也是,到了快要知天命的年纪,有些发福倒也合理。不过他看上去年纪却像是不到四十,在这个年代,不能说是保养得很好了,只能说一句老天爷保佑。

“李公昔年也必是个风华绝代的美郎君啊。”

谢慨不由得感叹了一句。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