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火焰轮止53(1 / 2)

谢慨这一刀竖斩,轨迹清晰可见,常人不在意间一观或也有皆会之感,但那刀刃斩过,刀上之势却有让人心悸的灼热感。

这一刀式挥出,有着墨者身死也不退的的豪迈,也像是那种,‘壮士一去兮,不复返’的意境。

而这死义之志,便是这一刀的精妙之处。

故也让这一刀在外人看来更是凶猛异常,尤其薛举这般亦是入了气海境,他在外圈竟能隐隐感觉到谢慨那直刀上的气似乎真的燃烧了起来。

他甚至以为他看见了有无数虚幻的火焰附着在那刀上,无休无止得燃烧着周遭所有的气,甚至如同燎原之势焚烧四野般不可阻挡的蔓延开来。

恰似那一刀虽然指向吕摩诃,也没有向他挥来,他却依旧有种心神被灼烧的错觉。

而吕摩诃听到谢慨的话语,便知此人亦是心智坚决之辈,又见谢慨挥刀竖斩而来,便也稍稍放下了临时起的度化之念,沉默着转换手印与身势,再显转以‘不动明王’为中台的“教令轮身”,欲以‘不动明王’十四根本手印硬接谢慨此时的刀势。

只见他向前踏上一步,‘不动明王’教令轮身威压乍起,他的气机识感也顺应他的身势而转变了一番,他周遭那如亘古石佛般的深远感尽皆退去,气机转变间又如同那尊石佛好似拔然而起,化虚为实,变作一座巍峨之山,岳峙于谢慨之前,不可撼动亦不会后移,同时间又有光晕缠于其身,如同山岳中升起了智慧宝光,却隐隐将他显化成一尊纯黑的忿怒金刚相。

虽说谢慨这一刀劈来之势着实是不同凡响,但吕摩诃亦是立于原地不避不让,只先双手作金刚拳,右拳仰,左拳覆其上结了一个‘头印’,此印以双手为桥梁用以战时瞬间让周身循环得以迅速聚气于掌间,再待谢慨长刀快至时,才双手内缚,两拇指置于掌内,又向前结一个‘宝山印’,此印为磐石座,表不动转之义,而错过刀锋后,他才轻振刀身荡开了谢慨这一刀,其后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握拳,名拇指置于食指、中指之间,二拳背相合,向前攻出一个‘火焰轮止’,此印又名制火印、遮火印,意为以大空之智,灭除众业烦恼之火,也是他专修的这身以‘不动明王’为中台身的“教令轮身”攻击手印。

而谢慨这一刀本就是昭显自身不退之心意,兼有试探之举,也未曾用全力一击。不过他此时见吕摩诃竟然敢空手接其刀兵,又能随手荡开其刀势,之后还能结印反攻,便已探知此人技艺着实不凡。

但谢慨这一式虽然无变招,刀势也已老,又被吕摩诃轻易化解,好在他这具躯壳亦是天赋过人,反应也是不俗,见攻势要被吕摩诃反制,便也在刀被荡开的一瞬间将那直刀翻转回旋,刀尖斜下,再用左手抵住刀身,欲以刀身抵挡吕摩诃的‘火焰轮止’。

刹那间,双方这才算是隔着一柄直刀真正交上了手,但却没有一触即分,两人竟是心照不宣得就地比拼各自的气海。

这一时间,那和尚双臂向前,不动如山,谢慨却双臂撑住刀身,气若沸海,硬是要焚了他眼前的山石。

故此二人的比拼间更是劲气四溢,或许是又夹杂着正午烈阳的直射,便使得两人四周皆有种透过火焰燃烧空气才能看到的扭曲感。

又因为两人都是气海满溢之人,只差登天一步便可神意化相,故气机碰撞间更使得外围观望着的薛举、郝瑗以及一众亲兵多多少少能看到一些奇异的幻象。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