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间38(1 / 1)

我们被安排到生产线,这是一个十分整洁,干净的车间,执行着国际上流行的5S管理制度。车间里有两条半自动的生产传输线,两边坐满了员工,他们见我们的到来,传来各种各样的目光。举目望去,大多是四五十岁的中年妇女和十几岁可能还没长毛的童工。

一队队长是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操着严重的广西口音,带着冷漠的表情有气无力的介绍我们,仿佛对我们不是很欢迎一般。二队队长是个魁梧的河南姑娘,有少女的年华,却有着李逵的身板和霸气,不过给人的感觉还算友善。有几个女同学被挑出来安排到质检科。剩余的被分配到生产课的一队和二队,我们被安插在生产线上,从事组装,我和猪头被安排到一队。开始了历史课本上西方工业革命的手工作坊劳作。成为了一名正式的工人阶级。

第一天,在生产线上向老员工学习组装步骤和方法,感觉还算新鲜,第三天,有几个同学开始厌倦了,闹情绪,说被骗了,说好做储备干部的,我们堂堂大学生却被安排到生产线和妇女儿童一起干活,准备不干了回校。

情绪是可以相互传染的,结果一呼百应,有好多同学也开始灰心丧气,开始的雄心壮志荡然无存。于是一窝蜂走了七个同学。人生就是由无数个选择连成的,每做一个决定将会影响后面的人生,这世间,难逃避命运。看着他们离去的背影,不免思绪万千。我们一部分同学则选择了留下来观望观望。很多年后回想当时留下来的选择不知是对是错。也许没有对和错。只有不同的经历,才有不同的人生。

我和猪头相互鼓励了下,在第二天太阳升起的时候,带着微笑去上班了。生产课的课长看到这种人力流失的情况,于是早上给我们开了个动员会。他说他以前也是从生产线员工做起的,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合理的是锻炼,不合理的是磨练。简单的事坚持重复做,也可以成为专家,也可以成功。这番话让我们热血沸腾,重燃希望,领导的作用就在这里,关键时候能激发队员,调整一个队伍的凝聚力和创造力。顿时觉得一米六的课长高大起来。我们回到自己的岗位,更加认真起来,比拼起组装的速度,不亦乐乎。

有一天,队长说,生产线上的物料和垃圾增加了,要成立一个卫生小组,谁愿意参加,拖地,收拾,打扫卫生。结果半天没人回应,我和猪头使了眼神,举手愿意干,一个叫林军的同学也举手参加了进来。于是我们三人就负责整个车间的卫生。

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我是那种很愚忠,很能吃亏,勤快有上进心,企图心的人。后来的日子证明我们是志同道合的人。我们每天把车间打扫收拾的干干净净,有条有理,一尘不染,虽然是没人干的脏活,但我们乐此不彼,经常看着对方脏兮兮的脸,相视一笑。坚信做人要脚踏实地,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