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韩信点兵,多多益善(1 / 2)

王允虽不是武夫,但高居东汉三公之位,也算是心智坚定的那一波人,他从未想过自己会在大宗师境面前,连一个眼神都抵抗不住!

虽不想自贬,但普通人与大宗师的差距堪比云泥,甚至比人与狗的差别都大!

既然如此,那当年韩信凭什么会战胜项羽?

这个问题盘旋在王允的心中,久久未散。

当初南华道人三人给出了他们的猜测,吕布缓缓转述道:“当年始皇帝以天下方士之力召唤出仙门之时,项羽定然看到,面对失败结果,以项羽大宗师境的见识,定然有他自己的想法。”

“以自身武之极境,辅以海量杀意,轰开仙门……”

“海量杀意的源头,你猜怎么来?”

面对吕布的提问,王允忽然想起关于韩信的一个歇后语---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一种难以言说的巨大恐怖顿时冲击着王允的理智,干涩道:“将军,您的意思是,韩信其实是在做嫁衣?”

“刘邦麾下无数精兵强将被韩信无知的不断投入在正面战场上,其实完全中了项羽的计?”

“司徒,你再想想韩信的下场。”吕布沉声道。

回想起书中记载作为战胜项羽的最大功臣排行榜,无数人包括王允在内都理解不了为何将萧何排在第一,如果没有正面战场的胜利,后勤管理的再好又能如何?

在行军打仗方面,正面战场才是永恒的第一胜负手!

但……

怪不得、怪不得韩信最后会落一个饱受猜忌、被逼造反的下场。

“如果按照将军所言,为了轰开仙门,项羽无论如何也会促成这样一场大决战,这是无解的阳谋吧?”

“当然。”

王允闻言,苦涩的摇了摇头:“我读书这么多年,还以为当初项羽是在政治上犯错,对待部下和盟友的方式过于残忍和傲慢,导致军队和盟友的不满和离心;在战略上存在问题,放弃了许多有利的地盘和战略位置;性格上有缺陷,虽然勇猛过人,但性格自视甚高,常轻视敌人,不善于接受别人的建议和意见;目光短浅。项羽没有远见,分封诸侯而无统一天下之志,导致割据斗争加剧;专恃武力且过于依赖武力,失去民心。他缺乏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原来、原来,我错了……”

“史书只不过是胜利者为了掩盖事实真相的工具罢了。”吕布如果不是见过于吉三人,也想象不到世间还有成仙的可能。

站在刘邦的角度而言,掩盖成仙一事对于他的统治才是最有利的,尤其他亲眼看到自己最大对手败亡在仙门之前。

不过,四百年的平静已经过去,大汉又一次即将陷入乱世之中,

既然如此,

为何不拼最后一次!

“将军,那如果失败了会怎样?”

“难逃一死吧。”说到这里,吕布神色淡然,自从晋升大宗师境之后,对于生死一事他看得极轻,倒是对于未曾见识过的风景他很甘愿赴死,按照司马徽的推测,一旦成仙之门被推开,凡俗的欲望顶层将由【权势】转变成【永生】,而后者的吸引力,百倍于前者!

仙气滋养下的畜生、农作物,也会满足底层百姓最简单的生存条件,

同时强健的体魄也有助于人族的繁衍与生存,

王朝更迭的频率也会因为成仙之路的顺畅,变得更加低频,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