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我要收徒(1 / 2)

宁州,泉城。

仇红英几人一路不疾不徐,经过月余的行程到了宁州府城——泉城。泉城是西川的政治和经济中心,这里陆路和水路四通八达,交通便利。周遭数千里沃野,水草丰茂、农牧业发达,生产大炽帝国最好的军马,是一派塞上江南的景象。这里地下水系发达,城中有三百多处天然的泉眼,每日都能够流淌出清澈、甘甜的泉水,滋养了宁州这一方百姓,因此得名“泉城”。

尽管见过京城的繁华,年少的洛长青还是觉得这里到处都是令人新奇的东西。泉城风景之美、街市人们来来往往之忙碌,都远超炎阳,怪不得一路上薛彦卿总是卖力的跟他唠叨着泉城的美好,果然所言不虚。尽管薛彦卿多次邀请,但是仇红英终究谢绝了旅居山海医馆总号的盛情。她不想给山海医馆带来任何一丁点的麻烦,自然要敬而远之。她是个恩怨分明的人,山海医馆和薛彦卿与她们母子有恩,虽然薛彦卿不学医,她不能通过指点其医术来报偿,有些可惜,只有今后再寻别的机会了。长青聪慧过人,学医的天赋和悟性颇高,虽不知何时能够觉醒血脉走上修道之路,但是成年后可以先在凡界入世,选择山海医馆不正是延续这份香火情的契机吗。有了这样的考虑,她也并不急于现在就报恩。

薛彦卿有些遗憾的辞别几人,外出已久,他要回家一趟,看望父母和兄弟。并且,他也想要跟随长青一道去永安县待上一阵子,必须安排好新的行程。因为需要广惠的招牌,用运输药材的车马做掩护更加稳妥。几人约好了三日后再启程,仇红英、长青和宋立三人便随便住进了城西一处名为麒麟客栈的地方。

多日来,宋立已与这母子二人已经越来越熟络,他性格随性,没有一般儒生的酸腐之气,不会动不动就用诸子百家那些繁文缛节来对待别人,这让他无形中也颇受仇红英母子的喜爱。宋立实为有大才学之人,文白先生名动京城,很多达官显贵,甚至皇族贵胄都盼望能够将自己的子嗣送到国子监拜到宋立的门下。宋立从小弃武从文,师从观文殿大学士闫世忠,却并未借助老师的威名,他不走仕途,是存了教书育人的本愿。怎奈他正值壮年就染上了痨病,身体孱弱,自己能勉强活到现在已经殊为不易,所以尚未收徒。

大炽帝国在马背上建立了不世之基业,武人的地位超然。但是帝国初定之后,赵氏皇族却十分重视治国文人,设立太师、太傅、少师、少傅等官职教导皇帝皇嗣学习,从皇家开始身体力行,逐渐建立了大炽崇文的风气。为了更快更多的从各地向中央输送人才,大炽帝国废除了前朝的科举,而是建立官学系统,培养和选拔人才。各郡县、各州府都设有官办的府学、书院为帝国的中央和地方培养人才。国子监是位于京城的皇家府学,这里出来的文人都算是天子门生,他们的归宿通常就是入朝为官,大多数都会先进入六部和内阁办事,有合适的机会再放任到地方上历练。也有一些出类拔萃的会继续留在国子监,就像宋立这样,辅佐府学中的大儒教授学生。

宋立是国子监国子学教授,文人中的精英,本是骄傲的,他有那个本钱。他天赋过人,少年时学任何东西都很快,而且善于举一反三,总是能够透过现象认清本质,心怀自己的见解,从不盲从。他不仅聪慧,而且勤奋,性格中还有一股子坚忍不拔的意志,因此才会被闫祭酒看重收为弟子。宋立在京城文坛是叱咤风云的人物,人气一时无两。怎奈命运多舛,疾病让他沉寂了这么多年。如今岁月穿梭,世事轮回,宋立已经年过三十,还未娶妻生子。这些日子,眼见才十岁的洛长青,无论心性和天赋都像极了自己十七八岁时候的模样,而且恐怕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所以,宋立越看越是喜爱,自然就萌生出收其为徒的想法。但是,他能感受得到仇红英对自己的戒备,所以也设身处地的思考过。像仇红英这般医术神奇如斯的女子,其家门或师门怎会平平无奇,长青多半是要继承衣钵,传承家族神术的。反观他现在只不过是一阶布衣,三十多岁了还没有混出个一官半职,着实有些难以启齿。于是乎最近这些日子他有了这些复杂和矛盾的想法后,念头就不够通达,思想上犹犹豫豫,举止也变得有些奇奇怪怪的。

“娘,你看我穿这件长衫可还庄重?”长青换上了一身新买的长衫,这是他预备去光义书院申请入学准备的行头。

仇红英放下手中的针线,将还没有改完的衣服放在一边,认真的打量着长青。人靠衣装、马靠鞍。身份颇高的妙扬真人对长青的仪表是极其重视的。长青幼年时期吃了太多苦,吃不饱、穿不暖,她的火毒清除之后她就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再发生在长青的身上。此刻她的视野有些模糊,嘴唇有些轻微的颤抖。她仿佛看到了洛展颜。长青是袁崇山的儿子,自然身材和样貌当然都不似洛展颜,但是展颜养育了长青五年,这孩子说话时的神态和姿态,还有那股子痞气总是有些洛展颜的俊朗和风雅。

“娘,你怎么了?又想爹了?”长青见仇红英有些伤感,赶忙上前跪在娘面前抱住娘的腰说道:“娘,咱不伤心了啊。有长青在,长青永远都会陪在娘的身边。”

长青跟小时候一样总是在她难过的时候搂着她的腰,让她觉得踏实一些,嘴里一直说着安慰她的话,只不过长青的手臂越来越结实,肩膀越来越宽阔,她已经搂不过来了。

“娘没事,娘是看你长得这般魁梧,穿上这身衣服越发俊朗了,高兴,娘就是高兴。”仇红英说道。

“娘算是对得起你爹的,你现在吃得好、睡得香、人高马大的,不会被人欺负,娘是不是对得起你爹了?”仇红英问道。

“娘,您当然是居功至伟呀,您不觉得吗,我已经比爹长得高,长得壮多了。”长青笑着说道。

长青这般言语,让仇红英心中再起波澜,她不敢去想今后太远的事情,因为有朝一日长青一定会知道他的身世,他是玄武圣宗地华山的嫡系传人,这魁伟的身形和样貌俨然就是年少时界王袁崇山的模样。希望这个秘密晚一点被人发现吧,如果有朝一日他们真正的父子相见,长青会不会怪罪她,会不会记恨展颜?仇红英的心中有些烦乱,一时无语。

似乎是感受到仇红英的消极情绪,长青动了动脑筋试着转移话题。他说:“娘,我看宋先生总是对娘关怀备至的,帮助您采药,您做饭时他总是主动给您打下手。您觉得宋先生人怎么样?”

仇红英知道长青这是有意找些闲话安慰她,也没真的怪罪,她欣慰的笑了笑,认真的看着长青说道:“青儿,娘跟你爹从小青梅竹马,患难与共。虽然他已经不在了,但是娘这心里永远都只有他一个人。你还小,不要学别人议论这些闲事,心思都给我用在练功和读书上面。知道吗?”

洛长青吐了吐舌头,小脑袋使劲点了点,:“嗯嗯嗯,我知道了。”

仇红英叹了口气,继续说道:“宋先生是京城国子监的先生,才学和人品都是人之上乘。机缘巧合之下,我们与他结了善缘,他这样的人心存感激想要报恩,对我们多有照顾,这是人之常情,并不一定是动了什么其他的心思。老实说,他这些天对你的教导是毫不保留,别说是你,很多学问娘是第一次听到,也感觉受益匪浅,如果你要是能够一直跟着他学习,想来对你的成长也是多有助益的。”

“娘,我也有同感,这些年咱们也见过不少市面,但是以咱们的身份来说见识和感悟未免有些狭隘,原本以为关西书院已经是帝国的学术巅峰,但这些天听宋先生给我讲学,仿佛让我置身星辰大海。娘,您猜宋先生怎么说?

洛长青明显的有些兴奋起来,他精神一震的说道:“他说我们读书人要心中立意,要知道读书的意义是什么?自己为什么而读书。他又教导我读书要立志:“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还是为万世开太平?”这是他的志向,是他心中的立意。听了宋先生的话,我很受启发。我明白自己读书其实是有立意的,我不想让娘您太操劳,我要有出息,今后能撑起一个家。我没有觉得一个平凡的立意有什么不好,只是我觉得我的心里有一股力量不断的成长,它让我有些寝食难安,每日的时辰变得越来越短,担心岁月如白驹过隙,时间过得如此之快,我稍有懈怠就荒废了。原本觉得自己体魄强健,又有一技之长,比同龄人优秀得多,但是这股自信没有了,让我感觉到一种渺小,自己如同井底之蛙,知识匮乏,想要汲取,不停地吸收新的知识。”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仇红英赞许的点点头:“青儿,宋先生并非池中之物,他能够唤醒你的潜力,指点你进步,如果你觉得宋先生是你心中的一座灯塔,想要沿着他的指引去追寻大道,那最好的办法就是去拜他为师。我能感受到他对你也十分欣赏,教与学的过程有时候也是一种缘分。”说着这番话,仇红英心中闪过师尊奇峰真人姬芸的音容笑貌,她与师尊最后一面时,姬芸为了掩护他们破封成魔、仗剑赴死的样子,希望师尊她老人家还活着,师徒二人还有相聚之日。

“懂了,娘,我明日一早就去跟宋先生说。”长青重重的点了点头。

仇红英欣慰的一笑,她取了些银子,吩咐道:“你呀,去跟掌柜说一说,安排一桌酒菜。恭恭敬敬的请宋先生吃一顿饭,到时候你提一提这件事,看看他答不答应。”

……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