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俞先生的过去(1 / 2)

后来我才知道这个俞医生的医术高超到什么地步。

他曾经下乡插过队,那段时间他为一个濒临死亡的人看好过病,是很严重的胃病患者,来找俞医生的时候,病人几乎到了颗粒未进的地步,因为不能吃任何东西,所以整个人虚弱得要命,连走路都要喘大气。就是这样一个病人,竟然被治好了,而且,他开给病人的方子里基本上是当地的草药。

而且更为神奇的是当时病人留下了他开得那张方子,这么多年来,村里的很多人都曾拿着这张已经发黄的方子配过药,而且痊愈。都说十人九胃,那意思就是说,十个人里有九个人是得有胃病的,而胃病又分为很多种,比如有胃糜烂、胃萎缩等等,唯有对症下药,才能彻底治愈。村里的人都明白这个道理,所以当很多人吃了这药竟不治而愈了的时候,都奔走相告。怪不得,那天那妇人对俞医生如此的尊敬。

至于他和杨家的渊源,也是从他插队的时候开始的。

他和杨浩源的爷爷下乡时分到了同一个村子。有一次去田间劳动时,杨浩源的爷爷被蛇咬了一口,很小的、不起眼的一条蛇,当时谁也没有在意。然而俞医生一看那齿印当即脸色大变,一边解下自己的裤带勒住伤口,一边赶紧叫人回家去拿草药。后来,他才告诉其他人,这是眼镜蛇的齿印,杨浩源的爷爷听得吓出了一身冷汗,若不是有医生在旁边,等毒气封喉,恐怕要救都来不及了。所以杨浩源的爷爷临死之前再三叮嘱杨浩源的父亲要永远以恩人之礼对待俞医生一家,直至世世代代。

原来如此,怪不得杨浩源和俞医生这么熟稔,只是他既然对我如此深恶痛绝,实在没有必要专门包下俞医生一个上午的时间为我看病。当然我知道他有钱,只是好像他没有理由为我如此烧钱。

“其实先生还是挺在乎你的,一听我说那地方不适合养病,马上让我带你搬到杨宅。”李叔见我露出不屑一顾的神色,连忙为自己的主人辩解。

我听了心里不由冷笑了一声:如果他待我的态度可以用“在乎”两个字的话,那么这个世界上人人都可以说在乎别人了。

大概是我的态度过于不敬,惹恼了李叔,他看了我一眼,动了动嘴唇,想说什么又忍住了,然后转身便不再理我。而我也正好想要整理一下心情,于是一个人看着窗外发呆。

一直到我出院,杨浩源都没有出现,这倒符合他一贯的作风。

我仍然被安排住在杨宅,只是出院后的第一天便在杨宅碰见了杨浩源。

那天到家后已经接近傍晚了,我因为在医院里关了太长时间,一下车就迫不及待的朝后园走去,刚到门口,便看见一个背影,生生的收住了脚步。

正是深秋的时候,园子里到处都是盛开的菊花,摇曳多姿,而杨浩源就坐在花丛边的秋千上,低着头,不知道在想些什么。这样的一个大男人坐在这上面让人觉得实在可笑,只是不知怎得感觉这背影看上去特别落寞。想到这里,我在心里鄙视了一下自己,像他也算是在商场叱咤风云的人物了,说不定有多少人仰视他,何必可怜他,再说依我和他之间关系,我还是多想想自己的处境。于是悄悄退了出来。

我是已经做好了和他共在一张餐桌前吃饭的准备,但是他没有来,听李叔忧心忡忡对宋阿姨说:“先生把自己关在书房,说是吃不下饭。”然后两人轻声商量要不要让厨房做点精致的小菜送上去。

看来我刚才的直觉是对的,听到这话,我心情大好,看着那些小菜,突然胃口大开,一碗饭转眼下肚,把宋阿姨看的瞠目结舌。

那天后来一直没有看见过杨浩源。

然而,第二天一早又看见了他。

早上,我下楼去吃早餐,一般宋阿姨都会在餐厅等我,所以我一边往下走,一边说:“我来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