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门外,门内151(1 / 2)

  “臣查过,这些人的籍贯全都出自……山南道。”

  “山南道曾有歌谣传,齐王乐善好施,爱文人舞墨,一入齐王府,如登青云梯。”

  一入齐王府,如登青云梯。

  皇帝方才还带着笑的脸上多了几分凝重。

  先帝疼爱齐王这个小儿子,临死前能封的亲王给他封了,能给他最好的藩地也给了。

  山南道大半城郭,都属于齐王的藩地,出自山南道的官员,那就代表着,他们和齐王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总管将折子拿到皇帝案桌前,皇帝一眼扫过去,从里面发现了好几个他赞扬过的臣子。

  御书房里的气氛顿时变得沉凝,萧承安垂着头,静静等着皇帝发问。

  看完后,皇帝问,“今年参加进士考的有多少来自山南道的举子?”

  “共五十六人,扬名者,三十有七。”

  整个山南道的考生有三十多人扬名,再有京城那些来自山南道的官吏们协助,中举岂不是相当轻松?

  这些举子们一波接着一波的进入官场,想必用不了多久,皇帝的中流砥柱就全都变成了他山南道的人!

  帝王向来喜怒不形于色,可皇帝往深处一想,便不由得浑身发冷,继而便是震怒。

  六位尚书与中书令,中书侍郎,赵国公以及几位武将被急召入宫,密谈不知多久,众多重臣才从御书房内出来。

  满京城的举人都在紧张等待进士考的来临,萧承安反而在忙了好几日后,在进士考前一日晚得了轻松,溜达着溜达着就到了虞宅。

  这些日子他忙着查案没来,也不知虞昭有没有想他,她的伤也应该快好了吧?

  看着虞宅灯火通明,萧承安的唇角勾了勾,纵身一跃,上了墙头,轻车熟路地来到了如昭院。

  躲在暗处,萧承安暗暗打量着如昭院里热闹的场景。

  今年只有冯濂之参加进士考,虞昭正把准备好的一些清神醒脑的东西交给他。

  萧承安托着腮,一双眼睛盯着虞昭亲自交在冯濂之手中的荷包怎么都不挪开。

  这是虞昭亲自缝的?

  她使针使得那么好,女红必定不错。

  看看荷包上绣的兰花,针脚紧密,处处都透着仔细。

  萧承安拉下唇角,面无表情地又听虞昭叮嘱,“你才第一次下场,不必有压力,若是考不中,就去太学再读一年书,明年再考也无妨。”

  “昭姐儿,你可真会安慰我。”冯濂之抽了抽唇角,无奈地说,“我自全力以赴,不留遗憾。”

  虞昭弯着唇笑,明眸皓齿,抬手拍了拍他的肩膀。

  冯濂之要好好休息,便先行离开。

  虞昭打发了其他人走,自己一人朝房内走去。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