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小镇来客(1 / 2)

二月初四,暖阳东升。

仇州北部,平安镇西侧。

厚重城门在绞盘的带动下缓缓敞开。

披挂整齐的甲士们搬开一侧拒马,身后有虎兽旗悬于门下。

赤色旗面上以金线缝制一头插翅猛虎。

虎生双翅即为彪,正是仇州大族宋家的“金彪旗”。

镇外簇拥的七八支商队见镇门大开,当即来了精神。

各支商队的管事呼喝着手下清点货物。

伙计们用皮鞭驱赶着骡马排成不甚整齐的队伍,在不时夹杂着异国口音的叫嚷中向前缓慢挪动。

三名书吏打扮的人就懒洋洋站在门洞下的避光处,一手持簿一手执笔,任由凑上来的管事们赔着笑脸,偷偷在袖子里塞进贿赂。

仇州,地处中原三国的接壤地。

往西是乾国,正南方是梁国,东北方向是离国。

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复杂的本土环境,以及游离三国之外的政治立场,造就了眼下独特的商业繁荣。

此时聚集在平安镇西门外的几支商队,就是年后第一批抵达仇州的生意人。

他们大多是过完年后就匆匆召集人手从各自国家启程,途径仇州稍作休整,再前往其他国家。

稳妥的商队会就地清空货物,换上别国特产后动身南下,趟过三川泽地后进入富庶的南梁地界。

胆子大一些的商队则是动身北上,途径离国进入草原,向那片广袤草原上的游牧部落兜售自己手里的盐铁瓷器,换来成车的名贵毛皮。

本钱不俗的大商队则会向西出发,冒险横穿乾国抵达正值战乱的西域,用产自中原的繁多货物,从月宿、铁浑、仇兹等西域小国手中换来当地的稀罕宝物、美人宝马。

仇州这片热土欢迎来自任何国家的任何人,只要敢于冒险,你总能在这片土地赚的盆满钵满。

前提是能活着回去。

在一片没有真正政权维持秩序的土地上,商业繁荣,往往意味着动荡。

此时远处忽然卷起尘土,阵阵马蹄踏地与车轮翻滚发出的嘎吱声混在一起。

一支规模庞大的车队正快速行向镇门,领头一骑甲士单手举着一面黑旗,双腿一夹马腹,就这么领着车队大刺刺撞向前方拥堵在一起的商队。

一名正赶着骡马的商队伙计,在听到后方传来的马蹄声时就已在牵马让路,却还是躲闪不及,被对方连马带货一并撞开。

驮马背上的货厢当即被卷入车轮,整箱精米被碾进泥土。

一时间人仰马翻,惊呼声不绝于耳。

这支小商队雇来的几位护卫纷纷伸手握住兵器,却不敢亮出兵刃。

年纪最大的那位更是一手作势拔刀,一手死死拽住身边激动的年轻人,盯着领头甲士手中那面黑旗向身旁低喝道:

“都别动,那是陈家的队伍。”

热血上头的年轻护卫听到陈家的名字下意识打了个哆嗦,这才看到旗帜上那尊咧嘴狞笑的赤色鬼首,心头那点怒意转瞬消散。

仇州三大家族声名在外,宋家是当之无愧的霸主,可陈家才是人人惧怕的吃人鬼。

专门经营贩奴生意的陈家在各国都有门路,每年调教出的奴隶不知多少。

若是有人在仇州这地界惹到了陈家,被抓去做战奴都是好下场。

为陈家车队开道的执旗甲士明显享受着被人畏惧的感觉,就这么不顾规矩的带着车队一路往前。

值守镇门的宋家卫兵见状虽然有些不满,但是也没派人上前阻拦。

毕竟是陈家的队伍,这点面子还是要给的,运奴的车队入镇照例也要给他们一笔好处。

城门下的一名吏员刚将面前商队管事塞来的铜钱拢在袖中。

见到远处那甲士手中高举的黑旗,当即无视了身前管事讨好的脸色,主动迎是上陈家的车队,脸上挤出热情笑容。

无论是宋家的卫兵、吏员,或是各支商队都没有对眼前一幕表现出不满,仿佛一切天经地义。

这就是仇州的规矩,交钱进镇得庇护不假。

可在三大家族面前,头也得学会低下。

除非你的拳头与后台,硬得过他们。

与此同时。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