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矿老板儿子的嘲弄(1 / 2)

屁股刚坐下,杨凌风就调整自己的呼吸。

他用手抚摸了一下自己的发鬓。

还拨弄了一下发型。

瞬间,从去《飞花令》赌位的时候的那股淡定。

变成了一丝丝的紧张。

“哟,是杨大人大驾光临啊。那可真是熟客呀。”

一旁的一位年轻的富二代嘲弄杨凌风。

富二代是黄滩县本地的铁矿场老板的儿子。

矿场嘛,其利润可想而知。

一本万利。

甚至那点儿本钱可以忽略不计。

挖矿就等于是在挖钱、挖银两。

富二代身上衣服由轻柔的蚕丝制成,是正牌的丝绸衣服。

丝绸的衣服冬暖夏凉。

在唐朝,是达官贵人才有钱穿的。

“刚刚看到杨大人在隔壁的手感正火热呀,我的耳朵可灵敏了。听闻杨大人‘赢’了不少钱?对吧,‘赢’了不少钱。”

富二代特意将“‘赢’了不少钱”这句话重复了一次。

已经很明显是在挑杨凌风的毛病了。

耳朵听觉灵敏,说明肯定是听到了杨凌风在隔壁是“输”的。

而不是“赢”。

这是赤裸裸的嘲笑。

变着话的嘲讽。

并且话术很高级。

“嗯,确实‘赢’了一点点。不过都是过去的事情了。现在我要玩《飞花令》,我还能赢的更多。我还要把你手上的‘飞钱’赢走,然后去钱庄取钱。”

杨凌风毫不客气的说道。

“飞钱”类似于现在的银行汇票。

像这种矿老板的儿子,出门肯定都不带银两的。

毕竟每次出门肯定带五十两以上。

像银子那种东西那得多重啊。

要是少爷的手拿银子拿累了,拿谁负责呢?

少爷的手可是很珍贵的。

少爷连银两都看不上。

所以,还有一张交易的方式。

那就是“飞钱”。

“飞钱”是唐代的一种票证,主要特征为在一地出钱并取得有关证明。

在异地凭证明取得钱款,类似于今天的汇票。

它实际上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汇兑制度。

产生于唐宪宗时期。

用于解决商人携带大量铜钱的不便问题。

“飞钱”的运作方式是商人先到官方开具一张凭证。

上面记载着地方和钱币的数目。

之后持凭证去异地提款购货。

这种凭证既不能用于购物支付。

也不能流通。

只能是定点兑现。

因此它仅仅是一种汇兑凭证。

一般不能用在菜市场买菜或购买其它东西。

不算是真正的货币或纸币。

……

当然,富二代对于这样的“飞钱”的用途还是挺满意的。

毕竟出门光顾酒馆或赌场这样的。

需要大额资金出入的场所。

“飞钱”还是蛮方便的。

富二代讲究的就是一个词:

随心所欲。

……

此时杨凌风这个赌徒已经幻想好了赢了面前富二代的钱之后。

该怎么去花了。

首先去黄滩县最大的酒楼饱餐一顿,然后夜不归宿……

嗯,至于夜不归宿去哪里。

应该是去怡红院打赏舞娘。

不过只是打赏听曲而已。

杨凌风自己本身还是个正人君子。

晚上夜不归宿也不会去干“那种”祖宗十八代都厌恶的事情的。

他要对得起列祖列宗。

接着明日就还李红尘的债。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