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一见钟情(六)(1 / 2)

BJ的深秋很美,尤其是我们学校的园林学院比较强,利用专业优势把不大的校园设计得处处让人赏心悦目。

最老的几栋学生宿舍,只有六层楼那么高,红砖外墙的大部分都被上了年纪却粗壮盘错的爬山虎覆盖。一个个原本有棱有角的方形窗户,绿色漆的窗框外缘被包上了一圈爬山虎的枝条和树叶,变成了大大小小的椭圆形。

外面的人看里面的人,稍加点想象力会以为他们是住在森林城堡里小矮人一族。童话般梦幻。

在这样一个令人心旷神怡的校园里,我对小志的思念不太痛苦,不像高中时对小哥的那样有心痛得无法呼吸之感。

我还和去教学楼沿路的两排大树交了朋友,每天在心里和它们打招呼,“Hello!大树们!”。有时也随机拍一拍其中一棵或两棵的树干。

我想这些无声的朋友们一定每天都能见到小志。只是没办法和我说。

如果把遇到小志之前的大学生活比作纯牛奶,白白的、有着淡淡的香气和醇醇的滋味。那么,遇到小志之后的大学生活就变成了风味牛奶,有时是粉粉的草莓味儿,有时是淡棕色的咖啡味儿,也有时是深褐色的黑巧味儿。

滋味从简单、纯粹、一成不变增加了不同比例甜和苦的调合。偶尔也会突然冒出一阵酸,当后来某天我打听到他喜欢他们同班一个颇受欢迎的女生,而那个女生选了同班另一个男生做男朋友的时候。

这个世界上,有无数个宝贝,有时放错了地方,成了模糊的背景墙一角。

我在小志眼里是这样,小志在那个女生眼里是这样。高中邻居男生在我眼里也是这样,而谁知道,是不是也有个可爱女生在喜欢着他,说不定比我更可爱呢。

双向奔赴的感情,无论爱情、友情还是病情,都容易让人感动。因为,骨感的现实里,到处都是遗憾和错过。发疯能发到一块儿去,都是一种幸运。

大学的第一年,我大部分课余时间在享受一个人的自由和轻松。一个人吃饭、上自习,一个人在校园里瞎逛悠。

尤其喜欢一个人去自习室,路上不需要说话,可以尽情感受行走时路过的周围环境或悄悄观察偶尔遇到的有趣的同学。

到了自习室,随便选一个教室和角落位置,带上耳机,打开收音机的HitFM频道。一个只属于我自己的小“气泡时空”就形成了。

这个HitFM是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音乐频道,会播放很多欧美当下流行的或经典流行的英文歌曲。我其实绝大多数情况下听不懂里面的歌词在唱什么,但节奏往往都很带劲儿。刚好不影响学习,还能让人长时间集中精力也不无聊、不疲累。

吃饭大概一半时候自己吃,一半时候和宿舍几个人一起吃。后者往往是上午的课结束时正好到了饭点儿。上课时,我们宿舍一般都和睦友爱地坐在一起,谁先到了就给六个人都占座。

大三时选修课占据了大部分比例,大家的课时安排各不相同,渐渐不再互相帮忙占座儿了。这份回忆如今想起来真是特别纯真美好。

整个学校不大,食堂也不是非常多,一共有七个。女生和男生宿舍附近各一个,图书馆附近一个,然后就是一整座四层的楼,地面以上三层,地下有一层,各有特色,算是四个。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