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草盛苗稀凤阳府(求追读)45(1 / 2)

朱重五,估计到死也不会想到,自己能够被封王。

死时只有一张草席裹身,如今却能享受万家香火。

身披缌麻,头戴毛巾,一行数百人。

护送楠木大棺,从蒙城王府一路向王陵驶去。

蒙城王陵,在蒙城外几十里。

黎明时分出发,蒙城王后人一路哭嚎着扶着灵棺。

太子朱标在前面领路,诸藩王跟随其后。

这待遇,即使是在诸侯王中也算得上隆重。

朱樉对这位便宜姑母没什么印象,到了自己这一辈也没什么交集。

可能也就老朱当年受过他们家的恩惠。

因而给姑父封了一个蒙城王,朱田氏死后追封蒙城王妃。

吸引朱樉目光的,还是濠州的风光人情。

作为老朱的起家之地,濠州也是经历了十数年战乱。

从官道上,就能够看到成片的坟丘。

坟头上郁郁葱葱的青松,显然这些坟主人都不是穷人。

朱樉皱着眉头,看向田间地头凌乱的冬麦苗。

也不知这当地的田正、司农是怎么干的。

大片大片的田亩,都没有分条垄。

好像是漫天撒籽,麦苗一片密集、一片稀疏。

可能入冬后没有及时灌水,分蘖很少。

粗略一看就知道没有好好照看,来年产量估计二百斤都不到。

可能只有一百五十斤。

别说和日后亩产千斤的小麦相比,就算是和应天精耕细作田亩也不能比。

从吴根清和军户家里得知,应天府上田产量在三百斤以上。

中田一般也能有二百多斤。

蒙城王妃葬礼进行很快,一日功夫就葬入王陵山中。

毕竟蒙城王也只是追封,本身就是个闲散王爷。

若不是朱元璋感念田氏在丈夫死后独自照料孩子多年,估计也没人在乎她的葬礼。

回城路上,朱樉找到大哥,谈起之前所见景象。

“大哥,出城路上,我就见到当地农事似乎荒废松弛。”

“田地之中麦苗稀疏发黄,想必来年定要减产。”

封建王朝向来重视农耕。

耕战乃是历朝历代的国本。

朱标原本有些悲伤的面庞,瞬间严肃起来:

“二弟可是看清了?”

“此事若是告知父皇,可不是件小事!”

朱樉苦笑道:“大哥,你看看四周,这些麦田哪有半分用心打理的样子!”

稀疏的麦苗,无疑是最强有力的佐证。

朱标也是见过应天周围那些用心打理的农田。

非是日后那些生于深宫、长于妇人之手的无能太子,连五谷长势如何都分辨不清。

之前他只顾着操办蒙城王妃的丧事,倒是没注意四周田野里的麦苗长势。

“此事甚大,先问问蒙城知县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朱标沉吟片刻,决定还是先不告诉朱元璋。

以老朱的脾气,知道有人耽误农事。

说不得又要大怒,杀得人头滚滚,才肯罢休。

朱樉点点头:“此言有理,大哥身为太子,管此事旁人也无话可说。”

朱标协助朱元璋处理政务也不是一两天,对这种事还算有经验。

说是大明的常务副皇帝也不为过。

丧事完毕后,几人回到蒙城王府安慰了一下几个孩子。

便直奔县衙而去。

蒙城王府原先就是县衙。

追封了蒙城王之后,就占据了县衙作为王府。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