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百年大计兴教育(求追读)38(1 / 2)

透过前头应天府尹救灾的事,朱樉也算是开看了。

这年头的读书人,质量真的是参差不齐。

想要得到高素质人才,还是要自己想办法培养。

正好趁着禁足的时间,朱樉开始编写教材。

《数算小学版》涵盖加减乘除、分数计算,初级方程、图形计算等等。

一系列基础数学内容。

《格物初阶》涵盖杠杆平衡、滑轮、温度、密度、压强等等。

这部分能学懂的人,其实已经很少了。

《化学入门》主要是实验仪器、物质构成、化学方程式、氧化物、燃烧性质、金属、溶液等等。

实验操作部分,能够上手的还不少。

不过各种化合物知识,少年们几乎没人能看懂。

郭兴汉已经是学习进度最快的,不过依然卡在滑轮组、物质构成等方面。

现代人其实日常中会接触到相当密集的物理、化学知识。

与之相比,对郭兴汉等人来说,朱樉教授的内容,很多都过于抽象。

尤其是,物理学之中的力学。

因为无法直观看见,对他们来说不亚于天书。

“还不错,这次能有六十分。”

朱樉当着众人面批改作业,一边总结:

“滑轮组方面,你们有时间可以多去冶铁工坊里看看,他们用的很多。”

冶铁工坊,因为需要吊装铁块、铁水等重物,用到了不少的动滑轮。

郭兴汉听到自己过了及格线,松了口气:

“都是殿下教得好,我等愚钝,如此多时光才学到这一点。”

如果按照后世高中生的水平来看,一个月时间才学这么点确实有点慢。

不过考虑到他们的基础,其实已经算是很快了。

就在朱樉开展青少年教育的时候。

一股一直被忽视的力量,也开始发出自己的声音。

秦王府现有的属官,大多是西北的官员兼任。

毕竟如今大明的官员不多,不可能将宝贵的行政力量浪费在藩王府内。

“陛下,秦王疏忽学业,整日同少男厮混,玩物丧志,还请陛下能训诫一番。”

大殿内,朱元璋依然一幅工作狂魔的样子,不停审阅、批改奏章,处理天下大事。

须发皆白、身穿一品大员服的老头,则弯着腰拜见皇帝。

告发秦王最近在学业上的疏忽。

“樉儿的学业,朕也日日关心,没你说的那么糟糕。”

朱元璋边书写奏章处理意见,边说道:

“不过是教身边的侍卫们,识几个字,明一些理罢了。”

“王参政,你言重了。”

朱樉写出来的教材,怎么会忽视老朱这个天子的意见。

当然是第一时间,拿给他观看。

无论是数算、格物、化学,其实都是属于“术”的范围。

而且在以验为先下,大多数都证实了。

并没有出现任何会威胁封建帝王统治的话语

老朱也就放任朱樉,在自己宫里教一帮小子玩。

“陛下,秦王不修德行,只重小道,日后如何能代天子牧关中?”

“恐怕少不得,劳民伤财,榨干民力。”

王克让见皇帝无动于衷,于是恐吓一番。

对于王克让这样的大儒来说,什么力学三定律、化学方程式,都是小道。

不是藩王需要学习的内容。

只有圣人之道,才是诸王、太子该学习的内容。

只有学透了圣人之道,才有可能做一个圣明太子,贤明藩王。

“王卿所言,不无道理。”

朱元璋停下手中的朱笔,首次抬起头看向王克让道:

“西北连番大战,生灵涂炭,民众这几年又供给大军军需,生活艰难。”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