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蔡邕垂垂老矣,曹操义薄云天38(1 / 2)

“蔡邕,见过相国大人。”蔡邕恭恭敬敬的行礼,并没有因为相国大人夜宿宫中,而产生任何不敬或是愤慨的情绪。

“蔡大人无须多礼,坐下说话。”相国大人依然如每次见到蔡邕的时候一般说话,但蔡邕还是觉察到他的语气之中平淡了许多,少了之前的尊敬。

双方客套了几句,蔡邕便询问道:“不知相国大人召下官入宫所为何事?”

董卓神情一振,让身边伺候的小宦官将面前案上的一封密报拿去给蔡邕。

蔡邕看了一眼之后,便还了回去,低头沉默不语。

“我悔不听蔡大人之言,才有此祸啊。”董卓的声音里有着一丝悔恨,但更多的是愤恨。

蔡邕却是淡淡道:“相国大人放心,这些人各怀心思,必不能成事。”

“哦。”董卓漫不经心的应了一声,让蔡邕微微一怔,相国大人的关注点好像并不在诸侯联军上,那他的愤恨针对的是谁?

“袁绍所谓的令诸侯进京讨伐我的诏书绝不是小皇帝写的,他一直都很信任本相,绝不会写出这样的诏书。”董卓沉声说道,他也很相信小皇帝,甚至都不曾去问过一句。

“陛下英明,岂会看不出相国大人的忠心?”蔡邕一脸平静,像是在阐述一个天下人都知道的事实。

这样不着痕迹的恭维,最是让人舒心,几十年的官场沉浮,傲气如蔡邕这样的文坛巨擘,如今也已经学会了这些玲珑心思。

董卓却并不认为这是恭维,只是心中感叹,知我者蔡邕也。

“蔡大人既知本相的忠心,为何又要害我?”董卓的声音突然变得冷厉,沉声喝问。

蔡邕却是一点也不慌乱,正了正衣冠方才说道:“大人这是听信了谁的谗言呐?”

“是李儒……是本官的探子亲眼所见,逆贼曹操在刺杀本相之前,曾经数次出入你的府邸。如何便是谗言?”

董卓质问的时候,甚至有些痛心,自己是如此的信任他,他岂能如此待我?

蔡邕没有为自己辩解,也没有为曹操辩解,只是淡然问道:“大人,曹操在刺杀你之前,你是否有所察觉?”

“本相若是察觉,岂会让他跑了?”

蔡邕肃然道:“这便是了,相国如此英明神武都没有察觉曹操包藏祸心,下官才智不及相国万一,如何能察觉曹操之心?

在那之前,大人亲口和下官说过,洛阳的满朝文武只有蔡邕和曹操是真心对相国的,应该多亲近亲近。

所以,下官和相国大人看重的年轻后生多喝了几次酒,又有什么不对呢?”

董卓一听,这说的还挺有道理的,那曹操隐藏极深,既然我都没有发现,蔡邕不知他的歹意也很正常啊。

想到这里,董卓圆滚滚的身体几乎是滚着从那张大榻上下来的,他疾步走到蔡邕身前,握着蔡邕的手满脸愧色道:“本相愚钝,本相实不该信那李儒的谗言怀疑蔡公,还望蔡公原谅本相。

蔡公放心,既然那李儒敢构陷蔡公,即便他是本相的女婿,本相也必杀了他给蔡公出气。”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