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老狐狸间的斗争50(1 / 2)

深宫的书房里,今天是春闱开考第一天,上完早朝,皇帝陛下也开了兴致,捧着本书来回细读。

檀香迷绕,偌大书房除了太监伺候身旁,清晰见得还有三人身影。

分别是监察院长陈萍萍,户部侍郎范建,以及难得进宫的靖王爷。

庆帝眼睛微眯着,似是怀恋起他们四人在诚王府相伴的日子,嘴角带着一丝浅显的笑意。

可想到什么,笑意很快消散。

近半个时辰过去,庆帝未说任何话,直到他真的看倦,将书随手一递,太监麻溜接过退到边缘。

“刑部今早告了状,朕不能光信一面之言,还是想听你们说说。”

庆帝揉了揉眼,突然有种恨铁不成器的埋怨道:“李治,怎么你也会在,给朕说清楚。”

皇帝陛下并没有将此事于朝上讨论,而是朝会过后单独约谈,态度无疑明显了几分,主要是看在这个弟弟的份上,不愿揭丑。

靖王李治颔首,拱手道:“启禀陛下,说起来倒也没有什么,只是臣弟寄情山水,常年无伴,好不容易认识一个性情相近的朋友,不忍他受欺负罢了。”

“朋友?”庆帝目光锁过去,“你这话说的,是认为刑部渎职不力,陷害他人咯?”

李治一听,俯下身子爬在地上,痛哭道:“臣弟不知案情原委,只知今日乃庆国春闱,而我那朋友明为举人,却连春闱考场都进不去。如此突遭横祸,十年苦读毁于一旦,臣弟于心不忍。”

“行了,哭哭啼啼成何体统,净学云睿那套。”

庆帝教训了一句,话语一顿,看向一边:“范建,你呢?”

范建叩首:“臣有罪,身为臣子,阻挠刑部办案,知法犯法,恳请陛下从重处罚。”

庆帝愈感烦躁:“朕问你与那人什么关系?”

“此人乃臣府上门客,于儋州而来。”范建头也不抬答道。

听到儋州一词,庆帝微微沉思,道:“门客罢了,如此上心,哼。”

“庆国文坛势弱,陛下为此殚精竭虑,破文改政,臣看在心里,也想为陛下尽一份力。”范建言辞恳切道。

庆帝抬起眸子:“这么说,你也认为那学子很冤?”

“不敢,一切凭陛下裁决。”

没得到答案,庆帝换了个方向:“陈萍萍,你说呢。”

陈萍萍一副置之事外的样子,反应过来,连忙拱手:“陛下,此事与臣全无关系,实在是不知详情。”

庆帝哼了一声:“殿上你又不是没听。”

“一知半解,那让陛下见笑。”

陈萍萍微笑颔首,言色立时犀利道:“刑部办案,自然公允,捉拿嫌犯,在所不辞,臣建议立刻着人去礼部贡院拿人。”

庆帝不满看了一眼:“你这不是在说胡话吗?”

“那等人考完第一场再拿。”陈萍萍道。

“陈萍萍,你什么意思。”范建突然生气道。

“你闭嘴。”庆帝看过去,拍了拍桌,拂袖起身,“还有你,净想着拿人,这几天可是春闱,寒了天下学子心,谁来担责。”

陈萍萍微微一怔,慌道:“是臣缺乏思虑,案子发生在春闱期间,确是太不方便。”

庆帝听着,撑着下颌,打了个哈气,似乎听厌了:“今天春闱,昨儿个就犯案,听说还是个十七岁的举人,倒甚是让人不解。”

“朕偌大庆国,难道还容不下一个学子?罢了,一切事宜待春闱过后再说。”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