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9 介入战争(1 / 2)

经筵的顺利结束,也让赵昀顺势松了一口气,说实话从确定经筵讲师那一刻起,他就已经在脑海中盘算着该如何拉拢,却始终感觉没有十全十美的方法。

没想到在阴差阳错之下,真德秀讲题为赵昀打开了突破口。

对于自己今日表现,赵昀觉得已经尽力了,至于最终结果如何,那只能说尽人事,听天命!

“王押班,去慈宁宫吧。”

看着时辰临近中午,赵昀想起最近有些时日没有与杨太后一同用膳,该去联络联络一下母子感情。

当然,除此之外赵昀还有一项重要事务与杨太后商议,事关大宋能否在蒙古灭夏这场战争火中取粟!

“是,官家。”

王忠一旁躬身答应,然后就跟在赵昀身后走出了缉熙殿。

九月的临安依旧还是有些炎热,赵昀特意走在分割前朝与后宫的胭脂廊,以此躲避头顶的烈日。

只不过还没走多远,赵昀就在廊桥上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那日戍卫丽正门的皇城司巡视亲从官毕荣海,莫名出现在了这里。

“末将拜见官家。”

毕荣海自然是看到了皇帝的仪仗队伍,当即赶了过来行礼。

“毕巡视,你怎会在这?”

胭脂廊这条路赵昀走过多次,从未见过毕荣海在这里戍卫,理论上不存在什么轮值的可能性。

“回禀官家,末将接到上峰调令,上二指挥与上四指挥进行戍卫轮换。”

上峰调令?

听到这句话,赵昀满脸意外的望向身后王忠,他不就是现任皇城司一把手提举官吗?

面对赵昀诧异目光,王忠仅是微微一笑就低下头去,始终还是那副谨小慎微的模样。

无需多言,赵昀已经知道是王忠背后协助,他确实做不到让殿前诸班直与皇城司进行戍卫轮换。但在权限范围之内,可以做到让皇城司进行内部轮换。

胭脂廊正好处于分割皇城南北的中间线上,虽然没有值守在诸殿门口的那些禁军“亲近”,可站在整个皇城的战略角度上看,已然称得上是掌控“中枢”。

“皇城有尔等虎贲戍卫,朕很安心。”

赵昀笑着称赞了一句,今日算是双喜临门,自己终于走出了掌控军权的第一步。

“此乃末将份内之事!”

毕荣海拱手致谢,声若洪钟显得中气十足。

“很好。”

赵昀点了点头,身为武将就是要声音大,不然跟个娘们一样轻声细语,战场上能吓唬谁?

“对了毕巡视,我没有记错的话,皇城司校场是在城外的将台山吧。”

“回禀官家,就在将台山。”

“这几日要是有空闲,我会去将台山观看上二指挥演武。”

说完这句话后,赵昀没等毕荣海反应过来,就大步扬长而去。

直至数秒之后,身后才传来毕荣海铿锵有力的回答:“末将携上二指挥的兄弟们,恭候官家检阅!”

将乃兵之胆,赵昀在毕荣海身上感受到了军人英武彪悍的气势,他相信上二指挥绝对差不到哪里去。可想要让一支兵马为之效死,绝对不是施恩提拔几名主将就能做到的,相反要让底层士兵感受到皇帝的重视。

检阅兵马是拉近皇帝跟将士之间距离,最为直接快速的方式之一。

不过赵昀还没走出去多远,就听到王忠开口道:“官家,你真打算出宫阅武吗?”

“有何不可。”

赵昀随口回了一句,王朝孱弱就愈发要展现出尚武精神,如果皇帝连最为贴身的宫廷宿卫都不熟悉,来日外敌入侵能相信谁?

“官家,出宫并非易事,需要深思熟虑与朝廷各部敲定出方案,并且还得沿途调集兵马保证安全,最后还得安排仪仗卫队的行进路线。”

“如今正值秋收,出行扈从军马定会伤践田稼,还请官家三思。”

王忠毕竟是赵昀的贴身官宦,论起来宫中应该没有谁比他更了解皇帝。

王忠知道赵昀提出检阅皇城司上二指挥,是为了激励将士展现大宋武德,但恰恰这种临时起意,表明并没有考虑过皇帝出行需要的筹备跟花费。

浩浩荡荡数千兵马仪仗出宫,对于临安周边百姓来说可能会苦不堪言。

换作是之前,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王忠绝对会明哲保身选择袖手旁观。可现在他看到了赵昀的锐意进取,看到了有成为一代明君的潜质,就只能顶着冒犯的风险出言直谏。

听完王忠的解释,赵昀整个人可以说是处于懵逼状态,他确实完全没有考虑过皇帝出行,是跟普通人有着天壤之别。本以为将台山就在京郊地区,来回不过区区数个时辰而已,万万没有想到如此麻烦。

不过赵昀话已说出口,他绝对不会退缩,特别是面对军中将士食言。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