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 权力游戏(1 / 2)

谢道清……

听到这个“熟悉”的名字,赵昀下意识唏嘘一笑,没想到命运的改变并没有斩断宋理宗的姻缘线,兜兜转转依旧还是回到了原点。

“官家认为不妥?”

面对赵昀突然的轻笑,杨太后不解反问一句。

“没有,谢老相公诗礼传家,再加上大娘娘认可,臣认为甚好。”

赵昀连忙否认,帝王婚姻很多时候本质上也是一门生意,与其被安排那些不熟悉的秀女,谢道清至少在史书上不作妖,相比较起来已经算得上“良配”。

“那过几日老身就宣道清入宫,相信官家定会满意。”

杨太后面带笑意的把这桩事确定下来,虽说这里面有利益交换的成分在,但她更多是真心看好谢道清的品性,觉得此女宜位中宫。

“是,大娘娘。”

赵昀点头称是,不再多言。

翌日清晨,史弥远在相府一边喝着香甜的五味粥,一边听着时任尚书省左都司的李知孝禀告政务。

李知孝是嘉定四年(1211)进士,为人善于钻营投机。入仕之初就担任丞相府文书,很快便博得史弥远的信任,成为了史党的绝对心腹成员。

“史相公,昨日太后那边下令要为官家挑选经筵讲师,拟定了中书舍人真德秀,起居郎魏了翁,承事郎吴潜三人,不知您意见如何。”

杨太后目前处于临朝称制的状态,政务名义上是由她来决断。不过事实上朝廷大小事宜,均会被传达到宰相府邸,由史弥远来进行决策。

同时朝廷军政最主要的几个奏对文书渠道,比如说尚书省左右司,中书门下省检正,枢密院承旨司等等主官,也全部被史弥远安插了自己人。

这也就是为什么,史弥远能做到“决事于房闼,操权于床第”的根本原因。

听着李知孝的禀告,史弥远脑海中思索这几名经筵讲师的身份背景,第一时间并没有察觉到什么异常。毕竟真德秀、魏了翁乃当朝理学大师,吴潜也有状元及第的功名,从学识资历上看很符合条件。

不过史弥远能掌控朝堂十几年绝非等闲,很快他就把注意力放在了吴潜身上,朝着李知孝问道:“李都司,如果本相没有记错的话,吴潜五月其父逝世,已经上表准备回乡丁忧了吧。”

“史相公没有记错,确有此事。”

“那太后为何会选择吴潜担任经筵讲师?”

面对史弥远的询问,李知孝想了想回道:“可能是太后看重吴状元的才华,这才夺情把他给留下。”

是吗?

史弥远感到有些不同寻常,要知道古代以孝治天下,统治者更应该彰显孝道,不会轻易夺情强留要回乡丁忧的臣子。更何况朝堂有学之士多如牛毛,杨太后与吴潜并无过多交集,何必要选择他呢?

一番思索过后,史弥远想到了一种可能,那就是选择吴潜担任经筵讲师的并不是杨太后,而是官家!

意识到有这种可能,史弥远表情瞬间凝重起来,皇帝想要培养自己人这点他可以理解,只不过赵昀转变速度着实有些超乎他的预估,感觉在入宫之后完全与之前那个唯唯诺诺的沂王判若两人。

难道自己真的看走眼了吗?

为了验证心中猜测是否正确,史弥远权衡片刻后朝着府中管家吩咐道:“给本相备轿,我要入宫面圣。”

史弥远的神情变化被李知孝看在眼中,他有些不解的问道:“史相公,是出什么问题了吗?”

“有没有问题,得见到官家才知。”

史弥远没有多说,甩下这句话后就拂袖而去。

另外一边皇城垂拱殿,赵昀正坐在御桌前翻阅奏章。虽然目前实权是由史弥远跟杨太后掌控,但身为君主必须得展现出“勤政”的一面,否则会遭受到朝野士大夫非议。

另外宋朝地方呈递上来的文书,必须经由中书省审查跟辑录,然后再由执政大臣秉笔给出意见。这就意味着赵昀看到的内容,实则已经由史弥远筛选跟决策过了,他只需要在上面画个“可”就完事。

不过其中一封来自四川制置使郑损的奏章,还是引发了赵昀的密切关注。

奏章内容是蒙古成吉思汗在五月平定西域后,大军并没有直接返回都城和林休整,而是顺道攻打了西夏西部的沙洲(敦煌)。

同时蒙古总督华北诸军的太师孛鲁,奉命从东面进攻西夏境内的银洲(陕西米脂),整体形成了合围之势,目前两国正在激烈交战中。

这类军情奏章放在南宋时期,其实算不得什么大事,毕竟这个时间点蒙古、西夏、金朝、南宋可谓乱成一锅粥。今天可以联蒙侵金,明天又可以联金抗蒙,后天再来个宋蒙灭金也不是不可以。

并且在宋朝的整体舆论氛围里面,并没有意识到蒙古的巨大威胁,相反把它视为“远交近攻”战略下可以联合的盟友,生死大敌依旧还是那个有着血海深仇的金国。

但赵昀却很清楚,这个时间点的蒙古已经完成了第一场西征,相当于扫清了自己南下的后顾之忧。灭亡西夏被提上了战略日程表,接下来的顺序是金、宋,根本不存在什么远交近攻的生存空间。

除了蒙古的外患因素,赵昀那浅薄的历史知识,还让他依稀记得这个担任四川最高军政长官的郑损,同样是个堪称定时炸弹的内忧。

仅仅在三年之后,蒙古就悍然发动了对南宋川陕地区的攻势,制置使郑损这货可谓是畏敌如虎,当机立断转进千里如风,把外围据点“三关五洲”全部拱手让人。以至于川陕地区防御体系瞬间崩溃,为日后蒙古全面吞并四川埋下了巨大隐患。

可偏偏就这么一个废物,遭受到的惩处不过是削官二秩,最后还能谪居温州安享晚年,着实把南宋王朝腐朽体现的淋漓尽致。

就在赵昀心生愤慨的时候,站在殿外候命的黄门走了进来,躬身禀告道:“官家,史相公求见。”

史弥远来了?

听到这个消息,赵昀立刻平复了一下情绪,把手中的奏章合上放在桌面,这才点头回应道:“宣史相公进殿。”

“小的遵命。”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