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3 视察军械33(1 / 2)

谈妥了史家女跟谢道清掌管绫锦院一事,杨太后并没有转身离去,她还有一件重要政务谈及。

“官家,史相公觐见老身的时候,还带来了一个消息。”

“金国那边使臣已经滞留国信所数日,你打算何时接待他们,又用何种礼制面对?”

“明日即可,一切如常。”

赵昀很随意回了一句,他压根就没有把金国使臣给当回事。

“官家,金国使臣向来傲慢自大,你身为大宋君王得把控好尺度。既不能让女真蛮夷看轻了咱们,又不能激怒他们轻启战端。”

“如果官家觉得不合适的话,老身可以携百官面见金国使臣。”

年轻人总归有一股年少轻狂的锐气,大宋在金国面前这么多年下来,就是一副做低伏小的姿态,身为新君一时无法适应或者接受是正常的。

同时帝王代表着大宋的国格,如果可以的情况下,这份屈辱杨太后打算自己承担。

“大娘娘放心,臣心里有数。”

赵昀笑着摆了摆手,还是那副不以为意的神情。

往前推个八百十年,遇到如日中天的金国,以及遭受靖康之耻的北宋,那确实面对使臣不认怂不行。

现在落地凤凰不如鸡,金国跟南宋同为国都被攻陷的菜狗,那大哥就别在二哥面前装逼了。

见到赵昀都这样说了,杨太后也就不再多言,嘱咐了几句要注意身体劳逸结合之后,便离开了垂拱殿。

望着杨太后离开的背影,赵昀思索了一下没有继续审阅奏章,相反是站起身来走到了垂拱殿的门口,朝着远处廊房戍卫的毕荣海点头示意了一下。

殿帅夏震灭口自己亲侄子夏康恩之后,让赵昀意识到了什么叫做权力面前无亲情,同时让他见识到了南宋武人心狠手辣的一面。

他并非是那种只管政治进攻,不注意自身防守安全的人,从那日之后赵昀便把毕荣海以及上二指挥,这批堪称最为精锐的皇城司兵马,抽调了一部分担任贴身亲卫。

在性命攸关面前,赵昀才不管什么朝廷法度,况且他也没把殿前司诸班直给调走。无非就是现在皇帝身边形成了一种诡异情况,有着殿前司跟皇城司两班护卫兵马罢了。

对于赵昀这种把不信任摆在明面上的举动,史弥远跟夏震同样选择了无视。

毕竟揭穿了大家都很难下台,真掀桌子双方都没有必胜的把握,还不如就维持现状保持着官场的默契。

“官家有何事?”

“你对于临安府军器所熟悉吗?”

“还算比较熟悉,最近更换领取皇城司装备去的比较多。”

“好,调集护卫兵马,我准备前往军器所一趟。”

“官家,就这样去?”

听到赵昀的话语,毕荣海神情明显有些意外,上次前往皇城司阅武好歹准备了几日,这次相当于即刻出宫毫无准备啊。

“不然呢,对护卫我的安全没信心吗?”

“当然有,皇城司弟兄们誓死捍卫官家。”

毕荣海对自己带出来的兵从不怀疑,他仅仅是还未习惯皇帝这般随意的出宫。

“那就足够了,去准备吧。”

嘱咐完毕荣海,赵昀回头看向一旁的王忠道:“工部尚书邹应龙抵达临安了吧?”

“已经去过政事堂述职。”

“那就好,即刻前往邹应龙府邸,通知他到丽正门前等候随行。”

“臣,遵命。”

现在王忠早已习惯赵昀“离经叛道”的行为,只要下达圣谕都一概执行。

目前南宋朝堂有两个名义上的工部尚书,一个是赵昀继位之后,史弥远为了拉拢理学派的人心,给老儒葛洪加封的权工部尚书。

另一个就是刚刚应诏抵达临安的邹应龙。

邹应龙本是守孝闲赋在家,杨太后特意下诏命他入京,并授予工部尚书一职,彰显器重。

杨太后之所以会选择邹应龙,主要原因有两点,其一他跟史弥远不对付。

如今朝堂之上可以说史党官员遍地,哪怕赵昀拉拢了几位经筵讲师,依旧在朱紫大员方面完全不足以跟史弥远抗衡。

想要提拔新生派官员,培养过程可能需要数年乃至十数年,宁宗一朝遗留下来的老臣,老的老死的死不堪重要,剩下少数几个还压根不敢忤逆史弥远。

其二就是邹应龙此人“刚正不阿”,不为权势所折腰。

当年韩侂胄掌权势大,号召要北伐为自己攥取政治资本的时候,邹应龙就敢于跳出来公开反对。认为金国内政修明,国势稳定,此时贸然兴兵绝对不是好时机。

这番说辞自然是得罪了权相韩侂胄,于是乎被贬官外放出任赣州知府。

如果仅此而已,还能认为邹应龙是个单纯的主和派,或者更进一步的投降派。

但偏偏到了史弥远掌权的时候,朝堂主和派占据上风,开始清算当年支持韩侂胄的那群主战派。并且在史弥远的授意下,上疏恢复秦桧的王爵跟谥号。

宋宁宗毫无主见,自然史弥远说什么就是什么。可邹应龙却站了出来,毅然行使给事中的“封驳”权,坚决退还给秦桧翻案的诏令。

邹应龙此举又得罪了史弥远派系,再度借故贬逐出朝,出任泉州知府。

官海几经沉浮,邹应龙依然保持着方正刚直,不惧权贵的本色,再加上不会被史弥远收买拉拢,杨太后认为他很适合留在皇帝身边当个谏臣。

望着王忠领命离开,赵昀也转身离开垂拱殿,前往寝宫福宁殿,换上了之前出宫穿过的那套朱红山文甲。

说实话,对于这套沉重的甲胄,赵昀着实是不怎么想穿,回寝宫路上曾考虑过要不要试试普通文人的长衫。

可斟酌再三后,他还是决定穿戴甲胄。

一方面在于皇城司兵马护卫一个文人模样的少年,这种阵容组合更容易引人注目,还不如穿着甲胄混在里面。

另外一方面要视察的毕竟是军器所,戎装出行更为适合一些。

穿戴完毕之后,赵昀便大步流星前往丽正门,此时皇城司护卫骑兵已经集结完毕,站在他们面前的还有一个身穿紫袍的中年官员,他便是刚刚上任的工部尚书邹应龙。

此时的邹应龙整个人还处于一种懵圈状态,他昨日才从泉州赶到京师,今日上午前往政事堂述职,结果下午就被押班王忠通知官家召见。

如此急切的召见虽然不太常见,但还算能够理解,说不定官家有什么急事。

可召见地点不在宫内,而是站在城门面前,并且还有一队皇城司骑兵恭候,这场景就着实有些不按常理出牌了。

结果更让邹应龙震惊的还在后面,随着城门打开走出来一名穿戴甲胄的年轻人,身后皇城司兵马齐刷刷抱拳行礼道:“拜见官家!”

官家?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