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 雄心壮志31(1 / 2)

官家居然查阅了户部近几年账簿?

听到这个消息,真德秀内心简直震惊不已。

难怪前段时间官家会突然召见自己,要草诏一份从京湖支拨利州西路的粮草调令。当时真德秀还认为仅是户部官员背后操办,谁能想到赵昀居然会亲自参与。

说句不夸张的话,就户部那混乱不堪的账目数据,哪怕真德秀自己都看不下去,他简直无法想象年轻官家是如何沉下心来的。

“想要财政盈余,无非就是开源节流两条路,官家打算采取哪种方式?”

一直沉默不语的郑清之,此刻开口询问了一句。

郑清之如今正处于两难的境地中,虽说内心偏向于学生赵昀,但他做不到对史弥远忘恩负义。

之前官家的种种表现,确实是展现出他天生帝王的潜质,不过在创建实质性功绩之前,一切都只能称之为纸上谈兵。

财政问题放在历朝历代就是检验帝王能力的试金石,郑清之期望赵昀用优异的表现,来消除内心对史弥远的愧疚,来证明自己选择没错。

“都不选,朕打算铸币印钞。”

印钞?

听到赵昀这句回答,郑清之脸色十分凝重,他万万没想到自己看好的学生,会选择这个最为愚蠢的方式!

要知道宋朝的钞票就是大名鼎鼎的“交子”,发行之初的本意是金属货币携带太过于不便,于是乎一些商户就推出了代存钱财的业务,并且在获得官方许可之后,把发行的票据命名为“交子”。

但很快朝廷官方便发现,印刷交子简直就是无本万利的生意,不仅有着运输便携的优势,还能弥补财政赤字,从此打开了滥发纸币的新世界。

最初朝廷还是要点脸的,知道过于滥发会引发通货膨胀,于是规定官方交子分届发行。

每三年为一届,届满回收旧交子,同时发行新交子,提供兑换铜钱的服务,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维持交子贬值率。

可是后来随着腐败跟军费压力剧增,朝廷已经没有储备金回收旧交子并维持贬值率。宋宁宗开禧北伐失败,成为破碎官府信用的最后一根稻草,交子贬值速度陡然提升。

目前南宋交子面额已经贬值到十分之一,也就是说十贯面额的交子,仅能兑换一贯铜钱。并且这种兑换还仅存于理论中,实际操作官方是不可能把真金白银给你的。

见到郑清之的神情变化,赵昀就知道对方肯定是想歪了,认为自己会大规模滥发纸币,用饮鸩止渴的方式来加速南宋财政崩溃速度。

“郑先生,朕之所以会选择铸币印钞,是在查阅户部账簿过程中发现了一些问题。那便是目前民间货币极度紧缺,甚至是出现了钱荒,以至于百姓很多时候不得不采取以物置物的交易方式。”

“朕总结了钱荒产生的原因有两点,第一点朝廷缺铜铸币量不足,诸如川陕地区到现在还在使用铁币。”

“第二点是朝廷准备金不足,导致很多时候交子如同废纸。老百姓把交子拿到手后,会想方设法花掉纸币储蓄铜钱,严重到市面铜钱无法正常流通的境地。”

“货币不足跟交子贬值,带来了夸张的通货膨胀,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加大铸币量,保证交子兑换,最终恢复朝廷的货币信用!”

赵昀废寝忘食查看户部账目不是白看的,透过表面的数据混乱看到了很多金融崩溃的本质。比如用实物缴税这点,本质上也是货币不足带来的副产物,明朝时期白银不够用,同样产生了类似的问题。

其实除了赵昀提出的这两点外,大宋发达的对外贸易,也导致了南宋货币大规模的外流。

西夏、辽、金,乃至于倭国、东南亚、中东地区,都使用宋朝产出的铜钱进行贸易,并且大量囤积没有再流通进来,可以说这个时代的宋铜钱是实打实的亚洲国际贸易货币!

听完赵昀的阐述,垂拱殿几名经筵讲师脸上都流露出沉思,虽说他们身为儒家学者读的都是四书五经,但能科举高中并且进入朝廷中枢,每个人的智商绝对是顶尖的那种。

很多东西仅需要提醒,就能沿着思维方向想明白。

片刻之后,真德秀拱手道:“官家,铜钱不足的本质是铜矿不足,朝廷方面已经禁止民间用铜,并且不允许海外贸易用铜作为压舱石大规模流出。”

“可这样铸币数量依旧不足,又该如何解决?”

说实话宋朝缺铜跟钱荒这些问题,也不是赵昀火眼金睛首先发现,事实上早在北宋的有识之士就已经开始想对策。

但奈何古代两个主要产铜区,一个位于西夏自立了,另外一个位于西南在大理国境内,南宋都只能“望洋兴叹”。

“问得好。”

提出问题简单,解决问题才是关键点。

只见这时赵昀转头把目光看向魏了翁,开口说道:“魏卿,西南夷与大理国向往中原文化久矣,奈何朝廷中枢之前一向视他们为蛮夷,除了马市贸易外并无过多接触。”

“西南地区产铜,并且大理国用的是贝币,想必有着巨量的铜储备。魏卿乃当世大儒,门生故吏遍布天下,朕希望你能前往一趟西南,用怀柔政策安抚西南夷,并向大理国宣扬王道教化。”

赵昀此话一出,垂拱殿几人脸上表情十分精彩,先不说魏了翁年纪身份摆在这里,出使一趟西南是否合适。

单单这个“王道教化”说的冠冕堂皇,实则是想打大理国铜矿的主意,这种功利举止对于理学家而言简直就是有辱斯文!

“官家,你这……”

魏了翁张大嘴巴,震惊的说不出话来,他万万没想到赵昀把主意打到自己身上。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