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重新选择学医路(1 / 1)

我们虽历经蛇伤治疗的认识提高,但依旧尚难进入中医大门才明白:

仅仅凭借缺乏融通、借鉴机缘的一股瞎闯劲头,不但无法将业余自学的努力方向,归于正途,而且难免陷身于违背初衷、无序进取的迷途中。

那么,即使我们在经一事,长一智之间,尽管没有被撞一个头破血流,毕竟在选择自学路径和入门方法上,尚未找到、有助进取的机缘标向哟!

究其原因,在于缺乏中医基础理论的指导,任何“瞎猫碰到死老鼠”的侥幸,或者说进展的前路,肯定还是碌碌无为、浪费青春、难上正道。

因为已知,学用中医的理法方药,明理为首,实践紧随,缺一不可。

那么,要想获得求学进展,能否在直观、思辨、描述、揣测的基础上,扩大辨识其错对,改善其领悟、接受和利用上,取得突破?显属未知数!

除非,我们能在不循常道的加强学习、猎取扩展医药知识的相关理论,弄通弄懂其重点的同时,进一步把刚刚产生的求知欲望、自学兴趣、有所目标的根基,建筑于视野开阔、知识范围扩展,有利培养或获得点滴弄通、设计加固、重点升华的机转突破,许能纠正或选对学习突击的基点。似当成为,我们最最难得的“强烈求知欲望”激发点,确立学用根基生长点。

不然,没有努力目标的学习方法,难能继续将多少沾边的自学根底,指导理念等,借镜学用结合的加强实践,进阶扩大知识范围的追求境界。

那么,当我们在尚未拥有中医指导理念的前提下,为了增加学习资料,接连买回中西医基础理论的书籍,包括《疾病知识小丛书》,《胃肠病理学》以及上海第二医学院编著的《实用内科学》上下册。以利校正学用方向:

弄懂弄通中医指导理念和西医指导理念的区别,包括背诵、熟悉西医生化检查正常值等,以利融通、对照改错。许属中医入门的正确先导?

也就是说,借助人多力量大的凡事争辩,结合动辄巧钻牛角尖的发现问题、总结提高。设置“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的广开思路、益处增多。

问题是,对于实际与医药知识相关的名词术语、一无了解和缺乏辨识能力,或是疏于接触、领悟失确的采用点到为止、不懂暂避、留后再叙、兼收并蓄的学习方法。即使实施死记硬背、步步为营的“啃骨头”进程,毕竟仅因不懂“阴阳”真谛,导致到处卡壳的结果,依旧引发难耐躁性!

于是,我们在不停争辩过程中,还是发现了学习重点,根本就不对头。

诸如:我们对于中医的病因学说,了解不多,认识无及;自学乏果,让人扫兴。难免遭受心理躁性,反复侵扰的结果,表明是采用咬文嚼字、做作胡诌的形式,根本无法取得辨识、领悟中医关于引起人体疾病发生、发展、转归、迁延、缠绵的层次路径,也就无法进行相应造句的难堪自责。都是出于不知所因,导致相形见绌的学习结果,肯定是风马牛不相及的!

所以,经过一段时间的理论摸索、一无所得以后,大家终于认识到:

我们还是缺乏启示性强的中医指导理念,即“阴阳学说”的真谛本义。特别是缺乏,能够理解人体建构之一的“阴阳、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知识。难免不能理解,书本中反复出现诸多“名词术语”的具体阐释。

随即,我们依据中医“四诊”归纳出来的“八大辨证纲领”,结合人体如何遭受“七大情志之变”的影响,及其何故形成或遭受“六大外来因素”侵袭的各种缘由。必须各得其解,才能进一步依据“治疗原则和治病八法”的范式,利用中药“四气五味”的性味功能,模仿进行“怎样组织药方”的重新确立了学习方法,奠基了中医关键纲目“当明阴阳”的求索门径。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