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 申时,五刻21(1 / 2)

申时,三刻(15:45)。

春日暖阳洒在宫廷的殿宇上,各色花香随风飘向一墙之隔的寝宫大门。

可武长庚却没有兴致轻嗅,因为他在这里已经等了半个时辰之久。

终于,通传的小太监去而复返。他没做任何解释,伸手发起邀请道:

“这边请。”

武长庚憋着一肚子火无处发泄,绷着脸跟在小太监后面。要不是看在这里有守卫的份上,他都想直接硬闯了。

两人走过御花园,穿过长廊,绕开养心殿,来到垂钓的渌华池。

一路上,武长庚心情烦躁。有股即将喷发的怒火,在胸腔里熊熊燃烧。

从门口跑到渌华池,连半刻钟都用不到。就算步行,最多两刻钟。

可他愣是在宫外等了半个时辰,真不知道为什么要拖那么久?

两百桶猛火油,足够在上京城制造出多起死伤上万的大型灾难。现在每一刻都弥足珍贵,却浪费那么多时间。

小太监穿过曲折长廊,将武长庚领到渌华池的入口。负责接待他的人,是内阁首席执笔太监兼大内总管洪安。

“武院长,请稍等片刻。适才咱家事务缠身,刚刚回来,这就去通传。”

武长庚扯动嘴角,觉得难以置信。

过了这么久陛下都不知情,那通报的小太监真的该死!他不知道浪费这么多时间,会害死多少上京城百姓吗?

在什么位置,说什么话。武长庚是大炎三品官员,遵循世俗的规矩。小太监没有官职,自然遵循宫里的规矩。

在宫里,越级上报是大忌。他等到领导洪安回来再禀报,最多因延误时机挨一顿打骂。如果直接通知女帝,或许会因为惊扰了垂钓的雅兴脑袋搬家。

这不是危言耸听,在养心殿做错事该打的打该杀的杀,一点儿不留情面。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杆秤。武长庚的秤上,是大炎百万子民。小太监的秤上,则是自己的性命。单从个人的角度而言谁都没错,只是身份立场不同。

听完洪安的话,武长庚扭头查看小太监的身影,可人家早就溜走了。他只能强行压制怒火,十分郑重地说道:

“我有非常紧急的事禀报,事关百万人的性命。洪公公,烦恼您了。”

洪安表情一愕,很快平复下来:

“咱家明白,武院长在此稍候。”

他快步进入渌华池,径直来到女帝后方跪下。通过磕头发出的动静,引起了对方注意。经过短暂的交流,洪安去而复返,回来带着武长庚前去面圣。

渌华池的顶峰,仅有女帝一人一竿一凳一桶而已。平日里贴身伺候的近侍没在身边,估计是怕惊扰了池中游鱼。

炎国境内大多数稀有鱼,都能在这里找到。碍于有些鱼的生长环境,跟其他鱼不太一样。渌华池被打造成了类似于乡间梯田的模样,分成很多池子。而顶峰石台,就是这里最佳的垂钓地点。

武长庚跟着跪下,口诵万岁。随后向女帝,汇报发现的重要线索。

为了保护儿子,他刻意隐瞒武林找人誊抄户部账目的事。只说从在调查中发现异样,查出袄景教私藏了两百桶猛火油。后续前往查看时,发现那些教众遭杀人灭口,猛火油也被全部运走。

这不是撒谎,只是节选了真话。

“今晚春灯会人员众多,恐是引燃猛火油的最佳时机。臣恳请陛下为万民着想,取消或推迟灯会。再派人逐坊查找,避免上百姓伤亡的惨剧发生。”

女帝单手持竿,盯着鱼漂。听完臣子汇报,她十分平静地说道:

“嗯,朕知道了。”

“……”

陛下如此淡定的表现,让武长庚倍感诧异。他很清楚知道仅代表了解这件事情,跟派人去追查是不一样的。

似是察觉到身后两人并未离开,过了片刻后刘芸再次开口道:

“观星台有禁军把守,不用担心朕的安危。戌正时你带上监察院的人去任崇坊外围排查可疑人士,下去吧。”

武长庚满脸愕然之色,对女帝的安排感到十分费解,觉得不可理喻。

仅需要十桶猛火油,就能造成蔓延到两个坊市的太傅府火灾。这两百桶猛火油若是在人口密集处引燃,哪怕没有靠近观星台也会造成数万人的伤亡。可陛下仍执意举行,简直视人命如草芥。

他在太傅案上遵照女帝旨意,是因为人死不能复生。自己查或者陛下派人查,只要能抓到凶手就行。但现在顺藤摸瓜,追查出两百桶猛火油。武长庚不能昧着良心,坐视巨大的危险于不顾。

“陛下,臣……”

洪安又不是头一回跟监察院院长打交道,知道他是怎样的性格。单看他凝重的神色,就知道接下来要死谏了。

为避免他触怒女帝,甚至牵连到其他人受罚,洪安立刻上前制止。将武长庚拉至渌华池门口,这才摇摇头说道:

“哎,武院长,你平日查案子时脑子灵光得很,怎么到这里就不灵了?”

他对洪安强行阻挠自己谏言的行为颇为不满,说话语气有些冲。

“公公什么意思?”

“今日早朝,陛下传出口谕。说会在任崇坊的观星台,向文武百官宣布重要事情。武院长,这你应该知道吧?”

“不错,那又如何?”

洪安不计较他的态度,能有这种直臣对大炎对大周而言都不是件坏事:

“你好好想想,陛下说过的话什么时候改过?若是取消春灯会,丢得可不止皇家的颜面,更是大炎的颜面!

那么多桶猛火油私运入城,是负责审核的官员中饱私囊,还是一整个清关体系都变得腐败不堪?为什么隐瞒了这么久都没发现?为什么发现了没能在灯会开始前解决掉?是追查人员的能力不足,还是大炎的整体国力外强中干?

如果取消灯会,该怎么解释?百姓怎么想?敌对的南北齐怎么想?如果他们觉得大炎开始衰弱兴兵讨伐。为了应对会死多少人?这些你都想过吗?”

武长庚本来想质问,难道上京城百姓的命就不是命了吗?但洪安抛出的连串问题,直接把他给问懵了。

虽然部分提问比较夸张和牵强,但武长庚已经失了心气。他没有开口逐一反驳,眼中流露出些许沮丧的神情。

洪安见状,继续宽慰。他能在己酉事变中幸存,少不了察言观色的本事:

“咱家知道,你心系万民。可陛下一言九鼎,不会收回成命。还是早点回监察院,带人去任崇坊外围巡查吧。”

说罢,洪安还送了他一程。直至来到寝宫大门,这才告辞离开。武长庚循着宫墙下长长的廊道,返回乐长门。

见父亲由远及近,武林凑了上来:

“爹,怎么样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