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通天箓(1 / 2)

“好了,书也给你了,退下吧,让你师父再在这坐一会。”

顾元鸿面带倦意,挥一挥衣袖,便要喝退齐少华。

“唉,师父,弟子愚笨,自己学怕是……”

齐少华却是急眼了,“符”作为道士与天神沟通的媒介,万万不可随意乱画,道士画符时要用到黄纸和朱墨,朱即朱砂,墨即烟墨。

画符时也有众多讲究,就算不手把手的教自己,也应该挨个示范一遍吧。

要知道很多人为了学这些还特意找个师父面对面教呢,就怕走岔了路,难以登堂入室。

“我当年在山上十年三年才传一道符咒。”

顾元鸿却是不管不顾,给了齐少华一脚,笑骂道。

“你这小子悟性好我早就看出来了,从师父这一个个慢慢学变成直接拿到整本书,你就自个偷着乐去吧。”

说完便不再理他,动手收拾起法器。

见齐少华仍傻站在原地,顾元鸿抬起头来又是一句。

“还不走是要帮我收东西?我告诉你啊,这些你能碰,这些……”

齐少华无奈一笑,知道师父已经打定了主意,也不再勉强,拿着书就走了。

……

……

三清宫,厢房内。

齐少华迫不及待的掏出那本蓝皮书,上面滚金的“三山符箓”四个大字格外显眼。

“符箓”这种一般认为是张道陵先开始用的。

道教内各家各派都有练习符箓咒语、斋醮法事,以求为人家祈福禳灾、除妖驱邪。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天师道开始分化,至北宋哲宗,正一、灵宝、上清三家形成了各自的宗坛:龙虎山正一玄坛、茅山上清法坛、阁皂山灵宝法坛,也就是道教所谓的“符箓诸派”中最著名的三家。

元朝以后,天下符箓归龙虎山天师掌管,设立“万法宗坛”,编撰《天坛玉格》,创立三山滴血法派,从此,道教神权授受统归龙虎山正一真人总理。

三山合一后,授箓统归万法宗坛,从而形成了三山一脉相传的嫡亲血派,一代一代相传至今。

自此龙虎山的正一箓,茅山的上清箓,阁皂山的灵宝箓被合称为“符箓三宗”、“三山符箓”。

因此,也就可以武断的说,“三山符箓”已经包括世上绝大部分实用、灵验的符箓,至于其他未收录的符箓,说好听点是小门小派的特色传承,说难听点就是旁门左道、山野手段了。

一人之下中陆瑾就掌握了许多符箓,其中就有不属于“三山符箓”的神霄派符箓——天蓬咒,而且玩的也挺花。

被老天师开玩笑说“其他门派视如珍宝的符箓被你撒豆子一样丢”。

虽然都被老天师轻松化解,但那是因为陆瑾对符箓的理解还不够深,换句话说,他还没有大成。

更何况,八奇技再nb也离不开炁,要是陆瑾的炁能达到老天师那种境界,想必通天箓还能发生一次质变。

只可惜他多半没机会了,但齐少华可以!

他如饥似渴的翻阅着《三山符箓》,毕竟开卷有益。

只见翻开古籍,第一句就是:符箓或借鬼神之力,或通自然之理,能召神劾鬼、降妖伏魔、治病降灾……

安静的房间里,齐少华手指舞动,能听到的只有书页翻动的声音。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