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使团全覆没(1 / 2)

“边关急报…”

“六百里加急…”

大明宣德元年,闰六月的一天清晨。

瓢泼大雨倾泻如注,雷电交加……

在京城西郊的官道上,一匹快马疾驰而过,溅起了地上的阵阵水花。

马上之人浑身淋透,肩上斜背着个绛布包,他所穿衣服前胸后背白底黑字,皆书着个醒目的“驿”字。

这人右手疯也似的,不停的执鞭抽打着自己的胯下之马。

那马如离弦之箭,飞驰在雨幕之中……

不多时,快马驰至北京城外城墙的广宁门前。

“边关急报…”

“六百里加急…”

这人声嘶力竭地叫喊着,驰到城门前却一下跌落马背,摔倒在浑浊的雨水里。

守城士兵听到叫喊,一拥上前,将这人扶起来,问道:“哪里来的塘报?”

那人颤颤巍巍从包裹里拿出一个报匣,交给守城士兵,“十万火急,快…快将奏报转呈皇上…”

这人说完,便晕了过去……

守城士兵不敢懈怠,城门官立刻遣人携了塘报飞奏兵部,兵部又派人转呈至皇宫大内。

而此时此刻,在皇宫紫禁城的乾清宫内,刚刚登基才二十余日的宣宗皇帝朱瞻基,正端坐在金碧辉煌、装饰一新的大殿龙椅之上。

这乾清宫于永乐二十年的一天深夜,突然被一场无名业火烧得片瓦无存。

好在成祖皇帝朱棣那一晚没就寝在乾清宫内,这才躲过一劫。

两年后,垂暮的永乐大帝崩逝于榆木川,死在他第五次亲征鞑靼的返程路上。

紧接着,太子朱高炽即位,是为仁宗,下旨重建乾清宫。

今年春上,这座富丽堂皇的宫殿刚刚落成,仁宗便住了进去……

可不久,正值盛年的仁宗皇帝却又离奇暴崩……

可悲可叹的是,他只仅仅做了九个月的皇帝。

人们不禁要问,这个皇威森严的紫禁城里究竟发生了什么?

一场离奇的大火过后,又接连两个皇帝离奇暴崩……

而这一切的一切,都随着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而又都随风而逝,留给人们的只有无限的遐想和永久的谜团……

现在的这座宫殿,已经属于一个只有二十七岁的年轻人。

他就是朱瞻基,大明王朝的第四位皇帝,他又坐在了这象征着至高无上的皇位宝座上。

簇新的宫殿,年轻的皇帝,重启的新朝,新组的内阁,对于朱瞻基而言,这一切都是新的……

而此时,正在早朝的朱瞻基,满面红光地坐在高高的乾清宫御座之上,一脸和气地看着大殿内分列两班的文武大臣。

站在众臣最前列的,是四位须发皆白的老者。

这四位,正是朱瞻基的内阁四老,他们分别是杨士奇、杨荣、杨溥和黄淮。

此刻,偌大的乾清宫大殿内肃然无声,大殿外则是暴雨倾盆,雷声隆隆。

朱瞻基瞧了一眼站在四老之首的一位老人,清清嗓子,温和地道:“杨宰辅,瓦剌那边又来塘报了吗?”

站在首位的杨士奇,突听皇帝见问,立刻双手举着笏板,出班奏道:

“启禀陛下,还是五日前接到兵部转呈的征西将军、宁阳侯陈懋的塘报……”

“说瓦剌进贡使团共三十二人,已在宁夏贺兰口有他们迎接入境,并且派专人护送入京,这…这两日却没再见塘报……”

“灵州刺史陆荣辉也没来塘报吗?”朱瞻基急切地道。

“启奏万岁,灵州方面也没见塘报…”杨士奇回道。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