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2 / 2)

  我们来梳理一下电影的故事脉络,不难发现,百分之八十的剧情都是由楚兰灯的视角切入,这很具有误导性,在剩下的百分之二十时将所有反转拿出来,便会将这个故事推向真正的高潮,效果无异于一篇第一人称的侦探小说中,主人公一直在向读者推理案件,在推理完毕后冒出一句——【这是完美的谋杀手法,除了凶手不会有第二个人知晓。】一般富有戏剧性。

  从楚兰灯的视角出发,他讲述了自己的童年和少年往事,我们作为观众大概也会感到惊奇,看似光鲜亮丽的艺术家,他的小前半生却并不幸福,被苦难、血腥和谎言密密麻麻刺满了半生,他逃到国外有了爱人,到头来还要被观众们戏谑一句“锦上添花”,只因楚兰灯的爱人和他一样是男性——同性相恋,多么“艺术”的爱情。

  当我们看完整部电影就会发现,在这个故事里面纠结任何一个角色的性别其实并无意义。

  在楚兰灯的回忆里,楚玲珑被王瑾侵犯,他和贺准在异国相爱,到了最后,却被人直接揭开了假象:从来没有什么楚玲珑,也没有什么贺准,这两个人都是楚兰灯在精神疾病的影响下臆想出来的人,但是,病因又是什么?

  影片最后的二十分钟给了我们答案。

  警方经过深入调查得知,楚兰灯和王瑾曾经待过的福利院倒闭多年竟另有隐情,他们在福利院的关系网中梳理出一个弥天大谎:权贵们利用这家小小的福利院,在进行人口贩卖、器官交易,表面上却维持着慈善家的假面,诓骗了公众数十年。

  在片尾,尘封多年的往事被公之于众,警方却回到了王瑾的案子上,楚兰灯曾经的同学,那位年轻刑警问他:“其实根本就没有什么楚玲珑,我还记得当年传闻中和王瑾在一起过的人,只有你,对吗?”

  于是紧接着我们在末尾看到,楚兰灯回忆里,温柔的姐姐和邻居贺准的脸,最终都变成了楚兰灯的脸,我们眼中原本是一名男性的楚兰灯,在年轻刑警的视角中,是一位女性。

  在开头的大雨里,原本的一个黑色身影,变成许多个。楚玲珑、贺准,还有福利院受害的、楚兰灯的旧友,他们掀开兜帽,在楚兰灯意识里,仿佛在说:“兰灯,去赎罪吧。”到了我们眼中,却又在说:“好孩子,不要回头。”

  这一幕诡异中带着圣洁,好像是迷失在大雨中多年的楚兰灯终于明晰了自己的路,带着殉道者的坚决,以身入局,真的有人觉得他是单纯为了赎罪才选择自首的吗?请不要忽略他的身份,功成名就的艺术家,足以吸引媒体的视线,将一件尘封多年的抛尸案,变成一颗足以砸出滔天巨浪的陨石,那些他过去无法报复的漏网之鱼,妄想利用时间逃脱罪责的恶兽,终会重新回到大众视野,邪恶的产业链一旦被公之于众,想要再去包庇的人,无异于在证实自己侩子手的身份。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