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223(1 / 2)

  那名妇女应下后,秋羲又让几名差役带着灾民中人缘广的几人去通知剩下那些灾民过来集合。

  “就劳烦几位去招呼一下剩下那些无处落脚的灾民到安置点这边来过夜,”秋羲朝几位灾民说,“这边条件有限,吃的用的都是有数的,几位到时候跟其他灾民说道一声,在城中有落脚点的灾民就先不用过来了,咱们先紧着食住无着落的灾民。”

  那几位灾民当然连连应下,他们跟着到安置点这边来也是无奈之举,谁有吃有住的会愿意来住这种四面漏风的窝棚。

  而且他们原本不是匠人就是农户,不是农户就是小贩,一百石粮食能够八千来号人吃几天他们比谁都清楚。

  “钦差大人放心,草民等一定给其他父老通知到位。”几个灾民说完便和秋羲点的几名差役一起去街上敲锣通知剩下的灾民。

  秋羲又找到之前负责给做工搭窝棚的民夫登记姓名的差役,问道:“今日有多少位民夫上工,工钱几何?”

  差役连忙拿出手簿翻了翻,回答道:“回大人,一共有五百零三位灾民上工,工钱按一日来算的话,每人三十文,一共、一共……”差役愁眉苦脸地计算着一共要发多少工钱,

  秋羲惊讶道:“总共才一万五千零九十文?”

  他没想到那么多人才只用发十五两银子的工钱,而且那一百石米他也提前问过沈家商行的分行掌柜,按平日的价钱来算,也就四十两银子左右的价钱。如今受水涝影响粮价涨了不少,但撑死也不会超过一百两。

  就这,杏阳官府居然都不肯老实赈灾,秋羲简直想象不出官仓到底被那些人掏得有多空。

  秋羲原本以为要发不少工钱,才跟灾民们说等朝廷的赈灾银下来在发给大家,现在他改主意了。

  “给我一支笔。”秋羲朝差役道。

  差役连忙把随身携带的笔蘸了墨递给秋羲。

  秋羲又朝沈家的掌柜说:“我欲以杏阳府衙的名义在贵行借一万五千零九十个铜板,不知掌柜可否行个方便?”

  掌柜是个精明人,当场应下,道:“草民这就派人去取,大人可是全要铜板?”

  秋羲点点头,说:“全要铜板,有劳掌柜了。”

  他说完便拿过差役手中的小本翻到干净的一页,在上面工整地写下“借据”二字。

  差役只见钦差在纸上写道:

  今杏阳水涝泛滥致百姓流离失所食不果腹,现钦差秋月白于贞元二十五年四月二十六,替杏阳府衙向沈家商行借入铜钱壹万伍仟零玖拾文,用以给付征召灾民搭建临时安置点之工钱。

  秋羲在落款处写上自己的姓名,又从袖中取出一枚钦差印章在借据上盖印。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