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耿璿(1 / 2)

耿璿得知朱允熥召见,一时踌躇,他虽然只有18岁,可父亲耿炳文从小要求严格,不仅武力非凡而且足智多谋,虽然受封吴王府审理,可他并不想介入夺嫡之争。

夺嫡之争一个不好可能家破人亡,他和大多数纨绔子弟不一样,要不然也不会被定为江都郡主的夫婿。

“璿儿,吴王召你入宫,你还在这里发愣?”

耿炳文知道朱允熥召见耿璿,吴王肯定有事情安排,可儿子还在这里发呆,这时候不是应该马上更衣的吗?

“父亲,这次进攻后我就不可避免卷入夺嫡之争了,我心中仍有顾虑?只要踏入,我们家就和吴王殿下彻底绑定了,万一吴王殿下夺嫡失败,祸福难料”

耿璿看着父亲,这位战功赫赫、南征北战的老将。

“璿儿,从你被定为江都郡主夫婿那一刻,咱们家就和太子一家绑定了。

现在太子殿下突然薨了,皇上有意从吴王殿下和淮王殿下两人中择一人继位,假如吴王殿下不参与夺嫡,那不管谁当皇帝我们都是安全的。

可现在朝中局势来看,吴王殿下是要参与夺嫡的。

这样的情况下,除了吴王登基,不管谁登上那个宝座,我们家都难以维持现在的局面,甚至可能家破人亡。

江都郡主是吴王一母同胞,你现在被皇上指派为吴王府审理,你认为还有选择的余地?进宫吧!

以后我们就是吴王殿下的铁杆拥趸,别无选择。

从皇上指派你为审理的那一刻开始已经没有选择的余地了,否则就是自寻死路!”

耿炳文作为跟随常遇春徐达南征北战的将领,他怎么可能没有政治智慧?

以前作为太子的亲家,他保持低调,减少与淮西众将的来往,没人打他们的主意,哪怕是上位都不可能打他们的主意。

可现在不一样了,形势突变,吴王殿下两次朝堂的亮相说明,朱家的子孙人人如龙,14岁的年龄,应对朝堂众臣条理分明,游刃有余。

最重要的是杀伐果决,这样的人现在衷心追随尚还罢了,蛇鼠两端,绝对没有好下场。

耿璿豁然开朗,是啊!现在他已经没有选择的余地了,江都郡主是朱允熥的嫡亲姐姐,朱允炆已经把他爹定为眼中钉的可能性很大。

他还没有那个资格,只不过是小小的吴王府审理而已,小人物。

想到这里马上更衣,准备进宫,既然没得选择那就拼尽全力辅佐朱允熥登上储君之位。

耿炳文见儿子想通了点点头,向后院走去,想到朱允熥当时当着满朝众臣说出“有咱在,谁敢称嫡子”这句话开始,他已经发觉朱允熥占据优势了。

那些文臣喜欢用嫡子庶子来说话,现任太子妃可是从侧妃扶正的,你再美化都改变不了淮王庶子的身份。

如果吴王平庸也就罢了,没恩作文章,可偏偏英果不凡,奈何?

如果吴王表现出和淮王差不多的才能,太孙之位就是吴王的,更何况从午门迎接诸王的表现来说,比淮王高出不止一截子。

淮王还有太子妃出主意,吴王可是孤家寡人,要不是有个爷爷在,那妥妥的无父无母,更别说处处凶险的皇宫了,他看好吴王。

文华殿

“殿下,淮王殿下来了”

“知道了”

“三弟还真是孝顺,一直守灵到现在了,现在受封吴王不用处理吴王府事项的吗?”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