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爷孙下地(二)51(1 / 2)

为什么说朱棣“功不可没”?

朱棣靖难登上皇位,首先想的问题是怎么坐稳皇位。

他既然能用靖难的手段登上皇位,那就是把朱氏子孙当成“猪”养着。

他给藩王制定优厚的俸禄,规定皇族后代从10岁就开始领朝廷俸禄。

结婚时朝廷发放房屋、冠服、婚礼费用,死时还有一笔丰厚的丧葬费。

当然对藩王的限制也相当严格:

自永乐年间起朱氏子孙不得参加科举进入仕途,也不能从事士农工商等职业。

行动受到严格控制,甚至出城都要上报朝廷,征得同意才方可成行。

朱棣规定亲王相互之间不得私下见面,相当于变相软禁起来。

士农工商几乎囊括了大明所有产出,优厚的待遇给你,只不过你不能干活,更不能做官,就在封地老老实实呆着。

那藩王能干啥?

衣食无忧,关在府邸,除了造娃和声色犬马,还能干啥?

哪怕种地都是罪,可见危害之大。

朱棣时期有名有姓的宗室127人,到了明末崇祯年间不低于二十万人,这么多人啥也不干,就等着朝廷俸禄维持他们奢侈的生活。

恐怕他这位爷爷,恐怕也想不到最终会是这个样子吧?

朱允熥看着除草的爷爷,满头白发,现在的思想估计是整个大民都是他的,朱氏子孙能吃多少?

要是知道明末宗室的巨大危害,估计也不会推行这样的政策吧?

毕竟朱元璋杀文臣毫不犹豫,杀勋贵心硬如铁。

唯有对待百姓,可以说急百姓之所急,想百姓之所想。

宫城门口的登闻鼓还在矗立着,诉说着一代大帝对百姓的爱护之情。

他爷爷设立登闻鼓,并设有专人管理,百姓击响登闻鼓,朱元璋必亲自受理,官员如从中阻拦,一律重判。

其他时代多流于形式,并没有朱元璋这么重视。

比如说满清规定“逼关军国大事,大贪大恶,奇冤异惨,否则不得击鼓,违者重罪”可见已经名存实亡了。

藩王制度的弊端当然存在,朱允熥是知道的,可他并不准备现在就插手,算是给这位大帝面子吧!

以后他准备实行海外分封,朱氏子孙能否存活,发展如何看他们自己的本事。

“今天来有啥事儿吗?说来咱听听”

朱允熥回过神,马上把今天在大本堂的事详细说了一遍,包括利弊。

朱元璋觉得朱允熥的考虑是有道理的,不过这事情,他还是和老学究刘三吾商议。

“这事儿不用管了”

“爷爷,那个都督府断事铁铉,能否入吴王府担任长史?现在咱只有左右长史,还没有长史呢”

朱允熥小心翼翼的看着朱元璋,现在的铁铉是都督府断事,从五品,亲王府长史正五品,算是升官了。

“鼎石?是个好材料,其才干不凡,臭小子眼光犀利,咱同意了”

“谢谢爷爷!”

朱允熥大喜,咱未来的兵部尚书有了,夏元吉是他当仁不让的户部尚书,刘璟礼部尚书,铁铉兵部尚书,至于工部?他看好孙侍郎。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