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关于盐政的讨论32(2 / 2)

夏元吉不再多言,这是好事儿,他作为吴王府属官,提醒可能存在的风险是职责,见朱允熥主意已定,议出方略给王爷参考就行。

刘璟目不斜视,暗暗观察朱允熥和夏元吉,发现朱允熥已经抓到了重点,盐政的弊端很多人都知道。

大臣能从中牟利不想提,其他人怕得罪人不敢提,现在这位吴王殿下既然想去碰一碰,算是好事儿,至少这位殿下心里是有百姓的。

“殿下,您想改盐政,最大的阻力就是朝堂的勋贵大臣,其中的难度想必殿下是清楚的,对您所谋划的大事大有阻碍,您还要继续吗?”

“孟光,本王告诉你的是,只要为百姓有益的事,本王责无旁贷,至于所谓的阻碍?想必也是那些挖大明墙角的人,他们能识时务还则罢了,否则就要看本王的刀锋不锋利了”

“哈哈,好气魄,既然如此下官直言了。

当下的盐政存在诸多弊端是不争的事实,盐引是为降低朝廷补给边军的运输成本和大商换回来的。

最开始执行的很不错,可随着时间的推移,官商勾结贪婪无度,已经成为一项恶政。

开中法是皇上定下来的,所以改革盐法必须取得皇上的认可,否则寸步难行。

此法沿袭宋元,洪武三年,因陕西等边地继续军粮,朝廷募集商人输送粮食换取盐引,凭盐引运输食盐销往指定区域。

开中法大致分为报中、守支、市易三步。

问题就出现在这个盐引上,盐引代表了运输和销售的凭证,可这个凭证是从户部报批的,因此滋生了了一批人从中牟利。

那些投靠官员和勋贵的商人分利,官员勋贵想办法拿到盐引,本来可以公平竞价得到盐引,现在变成了内定,只要走通门路就会得到盐引。

走门路是要钱的,这些走门路的钱从哪里出?还不是老百姓,导致百姓吃盐的代价越来越高。

殿下,如果您能改变百姓吃盐的状况,功德无量。”

“孟光先生说的没错,还有一个是大明盐的产量一直提升不上去,这也是盐价高的一个重要方面。”

夏元吉听刘璟已经将盐的现状讲解的很清楚,也提出了另一个制约因素,那就是产量,不论制度怎么完善,产量上不去都没用。

物以稀为贵的道理战国的时候就已经明白了,更别说现在。

“对盐政改革本王有一定想法的,现在的关键是产量,只要产量提升了,价格自然能打下来,恰好本王有秘方可以开采盐矿炼出食盐,同时还有晒盐法,只要解决了盐政问题,产量不是问题。”

“如果王爷真的有提升盐产量的办法,盐的问题倒是很好解决,事关重大,还要计划周详,至于盐政家父有功研究,下官也考察过相关问题”

“哈哈,好!这是本王的想法,孟光、维喆你们两位先讨论完善,勋贵那边的问题本王会去解决。

计划要周祥,这件事在朝堂当中提出,肯定会引起轩然大波,所以要经得起推敲!”

“是”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