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四院峥嵘初显现,孤独狐女入青山(1 / 2)

白月曦入青山学院是早就决定的,自然没有异议;而其他三人自然要去北宸学院的。

说起那北宸学院啊,那可是源远流长。传说初代帝师就是出自北宸学院。帝君末年,天下大乱,民不聊生。白氏先祖经过前身有青部落的积累,早就雄踞东方。至此危急存亡之秋,初代帝师心忧天下,为苍生计,出山劝说白氏先祖建立了东荒帝国,庇护东方子民。而初代帝师正是儒家亚圣,穷则独善其身,达则接济天下。其后,代代帝师皆出自北宸学院,一时间名动东方。鲜花着锦,烈火烹油,在盛名之下,北宸学院渐渐背离了初心。再配合神殿的崛起,其学风改张,阶级越加分明,上品无寒门,渐渐不收贫民学子了。

北宸学院也日渐衰弱,其院长也从亚圣(大罗境)的强者,逐渐降为大儒(金仙境),仁者(天仙境),贤士(地仙境)…儒修更加注重心性,心有浩然气,腹有锦绣天,正是儒修的写照。随着天地的衰退,儒修境界也与修为不在对等,到了如今,圣人不见踪迹,儒门以亚圣为尊,亚圣也只存在于中央天盛帝国。即使是亚圣,也不复大罗之威,只是飞升境罢了。天地退化,仙路不通,徒有虚名。如果打通仙路,或者飞升上界,真正的亚圣可以直入大罗。

北宸学院的当代院长也只是大儒罢了。

其他四国也与东荒相似,在帝君末年,揭竿而起,割据一方。漠北的大祭司,西楚的大宗师,南溟的大巫,配合各自部落的首领,结束了帝君末年的乱世,开创了诸皇时代。

至于中央天盛帝国,则是帝君旁支所建,自退帝位,不复先祖荣光。时来天地皆同力,势去半点不由人。即使初代天盛帝如何惊才绝艳,也无法挽回王朝颓势。最终,天盛帝承先祖遗泽,在大供奉帮助下,建立了天盛帝国。其局势是五国中最为复杂的,也是最为繁荣的。儒道释,墨法兵,百家交汇,古族遗留,世家宗门林立。

其实,各学府,宗门,百家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大陆统一时,有一紫霄宫,大能师从圣主,后来圣主陨落,紫霄宫不知何故销声匿迹,道统分裂,形成了如今的格局。南巫北妖,西剑东儒,由于各个道途境界不同,为方便交流,一般按通用的修为称呼,洞虚,大乘,飞升等。

说回东荒帝国,含光正德两院的创始人都是从天盛帝国来,由于存在道统之争,含光为女院,音修,医修等盛行;正德学院多男修,体修,剑修盛行。与北宸学院三足鼎立,共同承当东荒的教化修习。

各国学院的教导,都属于基础教习,学子修为到化神或者到学习年限就可以出师。也可以职业修到中级可以出师。职业修习是与修为相关的,境界不足,体力不支,是不可以走到高阶职业的。从学院出师后,就可以去宗门学习,走向更高的境界,也可以货与帝王家。

而青山学院,教习更为基础,面向各种初级学子。修炼教如何炼体,职业教如何入门等,一般到筑基或学徒就可出师了。青山学院在百姓中声誉极好,受众更广。其他三院都有师者在青山学院教习过的经历。而顾琛,想要打破阶级,自然是要到底层去的。

白凌辰为白月曦介绍着一些学院常识,言语间,兄妹四人到了北宸学院。

北辰学院矗立于巍峨的山巅,其建筑宛如天地间的灵秀之气所凝,充满了古朴而神秘的气息,学院的主殿坐落在群山环抱的中心位置,高大庄严,殿身以青石砌生成,岁月在其表面刻下了斑驳的痕迹,仿佛每一块石头都蕴藏着深厚的历史与智慧。殿顶覆盖着琉璃瓦,阳光下闪烁着淡淡的光芒,宛如星辰点缀,与周围的群山相映成趣。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