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二八都不行?71(1 / 2)

海刚峰离开后,官家对曹侑说道:“都听见了吧,做事的时候,别冲动,该处置的人朕会处置,莫让热血模糊了眼睛!”

“臣尊旨,若是实在气不过,打两下没事吧?我保证只用拳头!”

官家有心再训几句,只是还需要留着情绪和几位相公争论,怕此时泄了气势。

“去外面候着,那两千字的体会,明日交上来!”

官家手往门外一指,便不再理会曹侑,默默在那预演,同时积蓄自己的气势。

看到这架势,曹侑也没敢再调皮,默默退走,去殿外候着。

不久,三位相公联袂过来,曹侑见礼后,没有传唤,他也就没跟着进去,安静地在外面做个泥塑。

有些不该知道的事,还是不知道的好,这点分寸感,曹侑一直把握得很好!

只是,方案是他提的,总不能让官家给三位相公阐述吧?

于是曹侑又被拎了进去,给三位相公好好讲述那两个方案的好处,侧重点在好处,而不是过程。

讲完后,曹侑便默默退到一边,能现场吃瓜就好,靠太近,容易挨到几位大佬范围攻击。

大周沿用后周旧制,还杂以唐朝制度,以“中书令、侍中、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行使宰相的权责。

只是大周几代皇帝都有一个共识,都认为“中书令”和“侍中”地位过高,权责过大,不利于他们赵家的统治。

因此,这二等职务极少授人,而殿上三位相公,都是同平章事衔行使相权。

为做区别,又加了馆职来区分大小。

陈相公是昭文馆大学士,是为右相,即首辅。

宋相公是修文馆大学士,是为左相。

富相公是集贤殿大学士,是为季相。

所以,在官家示意发言后,陈相公率先说道:“此法确实利国利民,只是需小心施为,以免引起动荡。”

“臣附议,需料敌以宽。”宋相公虽常常和稀泥,但一路为官至大周宰相,这点见识肯定有的。

“臣也附议,只是未免消息走漏,臣建议调禁军进城。”这是富相公说的。

官家在听完三位相公的意见后,没有立刻表态,而是故意停顿了一会,才把曹侑的“中策”,当成自己想的,讲了一遍。

这般不顾脸皮的行为,看得曹侑直呼好家伙,这不是当面那啥么?

果然,学无止境,吾辈当上下而求索!

“官家此策,颇为稳妥,只是所得人员和财物,当计入国库,为国所用。”陈相公直接把盆子端走了,一个子都没给官家留。

官家听了,脸都黑了,朕找你们来分钱,你们倒好,一点也不客气啊!

宋相公作为和稀泥高手,见官家表情就知道不好。

于是说道:“人员和产业可以计入国库,但这财物,可以五五分帐嘛!”

只是话音未落,陈相公便说道:“最多二八,国家公器,岂可私用?”

官家再也忍不住,出声喝道:“朕得来的方略,朕想出来的办法,这本就该是朕手里的钱!你们居然只分朕两成?”

“岂有此理?朕就不该同你们商量,朕应该直接调禁军来剿,人和钱都是朕的!”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