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34(1 / 2)

“苏先生此言怕是有点危言耸听了吧。”

嬴政承认,秦国在长平之战后,没能一鼓作气灭掉韩国,可能是因为有赵国势力在为赵国游说,影响了秦昭襄王的判断。

可嬴政不愿意相信,如今秦国朝堂会被外国势力渗透的千疮百孔。

“我堂堂大秦国祚,怎么会让外人染指?”嬴政说道:“这长平之战最终未能对赵国灭国,可能是昭襄王一时受人蒙蔽而已。”

“龙公子太小看昭襄王了吧。”苏辰听到嬴政的话,摇了摇头,说道:“昭襄王岂会看不到,长平之战后,灭国乃是最佳选择?”

“难不成昭襄王是故意留下赵国的国祚?”嬴政更迷惑了:“昭襄王究其一生都想要一统天下,甚至将周天子的九鼎都搬来咸阳,怎么会放着灭国的机会白白浪费呢?”

“昭襄王如此做法,恰恰是为了统一天下,而做的准备!”苏辰说道:

“龙公子可知道,为何长平之战开始,我大秦并不是由白起将军领兵?”

嬴政想了想说道:“想来是因为白起将军年事已高,昭襄王不愿意让白起将军舟车劳顿吧。”

“并非如此!”苏辰说道:“若真的心疼白起将军年事已高,就不会在三年后再三番四次要求白起将军领命伐赵了!”

嬴政自然知道这段历史。

长平之战胜利后,白起将军当时是准备好直接灭赵的。

他已经犒赏三军,并做好了周密的安排,分兵三路:

一路由王龁率领,攻占赵都邯郸以西的要地。

一路由司马梗率领攻占赵太原郡;

白起将军自统主力驻留上党,准备进攻邯郸。

甚至大军已经开拔,可最后还是被昭襄王一旨诏令召回。

白起将军回朝后,便称病一直不来上朝。

三年后,昭襄王派遣王陵攻赵都邯郸,久攻不下,昭襄王又多次增兵支援,可王陵损兵折将,就是拿不下邯郸。

没办法,昭襄王亲自找到白起,上门拜将,可白起将军却说:“长平之战后是最佳的灭赵时机,如今想要灭赵,已经不可能了!”

秦昭襄王几次三番的上门恳请,都被白起拒绝。

所以,这么看来,昭襄王在两次攻打赵国的时候,其实第一人选从来都不是白起。

第一次选的是王龁,但是被廉颇在长平困了三年,最后才是白起前去,仅用不到两个月,便尘获得了长平之战的胜利。

第二次选的是王陵,可王陵也一直无法攻下赵都邯郸,昭襄王这才想到了白起,希望白起将军重新挂帅。

嬴政也很疑惑,问道:“那依苏先生之见,为何昭襄王并不愿意重用白起将军呢?”

“那是因为,昭襄王也看到了秦国当时的困境。”苏辰不急不慢的说道:“昭襄王时期秦国面临的困境和如今一样,都是外戚干政!”

嬴政听到苏辰的话,只是眉头紧皱,并没有说什么。

只见苏辰继续说道:“对于白起将军的事迹,龙公子应该并不陌生吧。龙公子可知道,白起将军是被谁启用提拔的?”

“当时的丞相,魏冉!”嬴政说道。

“不错,那龙公子可知道,这魏冉是何许人也?”苏辰继续问道。

“魏冉乃是宣太后芈月的异父兄弟,也是秦昭襄王的舅舅。”嬴政对秦国内部的亲戚关系自然十分熟悉。

听到嬴政的介绍,苏辰补充道:“并非这么简单,魏冉不但是昭襄王的舅舅,身上更流淌着魏国和楚国的血脉!

魏冉的母亲和宣太后的母亲是同一个人,所以他的身上流着一半楚国王族的血脉。

返回